黄菊儿子
- 故事大全 睡前故事
- 2023-06-27 21:04:43
他曾任上海市长,逝世后在八宝山安葬,为什么后来迁移去了上海?
2015年11月29日,来自官方的一条消息引发民众关注,黄菊同志去世8年后,骨灰由北京八宝山运回上海青浦。
为革命作出巨大贡献的人,去世后大都被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这是一项共和国功臣顶级的殊荣。但是也有人因为种种原因,安葬在八宝山之后又被迁出。
比如曾经担任陈谢兵团政委、中共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北京军区第一政委的开国上将谢富治,去世8年后骨灰被迁出八宝山。曾经担任上海市长的柯庆施,在逝世24年后,骨灰也迁出了八宝山。
前者是因为被最高人民法院定为是林、江团伙的主犯,后者则是女儿遵循父亲的遗愿,将其骨灰迁回家乡。
黄菊同志的骨灰为什么要从八宝山迁出?
1938年9月28日,黄菊出生于大都市上海,父亲黄凤池是嘉善姚福盛酱园(后改名为嘉善酿造厂)的会计,母亲金静默则是一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家庭主妇。
当时的上海,在日军的占领下,商品短缺、物价飞涨,老百姓的生活水深火热。作为工薪阶层的黄凤池,微薄的收入难以养家,生活水平直线下降。
尽管如此,有些文化功底的黄凤池明白知识的重要,还是勒紧裤带让儿子黄菊上学,接受良好的教育。为了让儿子读书,父亲带头,全家人开始吃咸菜,基本上不买蔬菜,卖肉就更少了。
对于家人的良苦用心,黄菊能够深深体会,他无话可说,只能勤奋学习,不辜负他们的期望。从小学到初中,黄菊的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是老师眼中的模范学生。
其实黄菊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天才,小时候脑子反应不够快,但是他深信勤能补拙,别人付出十分,他付出二十分努力,因此学习成绩总能在班里处于前列。
黄菊祖籍浙江嘉兴,距离绍兴只有不到一百公里,而绍兴是出师爷的地方,黄菊父亲口才很好。继承了父亲基因的黄菊能言善辩,擅长演讲,同学和小伙伴们甚至老师都说不过他。
随后,黄菊又到了著名的嘉兴一中读高中,这是一所名校,从这里走出了不少文豪,如茅盾、郁达夫和金庸。
父亲望子成龙,希望黄菊好好学习,当一个文学家,用妙笔描述新中国成立后发生的天翻地覆变化(黄菊上中学的时候,新中国已经成立)。
黄菊虽然文采很好,但他无意当一个作家,反倒是对理工科更感兴趣。黄菊认为,社会主义建设虽然取得巨大成就,但是跟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学好数理化才能为国家做出更大贡献。
黄菊志向远大,他把理工科的顶级学堂清华大学定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三年后,他果然如愿以偿,以优异成绩考上了清华大学,在电机工程系就读,攻读电机制造专业。
1963年6月,黄菊走出了清华大学校门,满怀着建设国家,服务社会的满腔热情来到上海人造板机器厂报到。
他被分配到了动力、铸钢车间,成为厂里的技术骨干,有了展示才华的舞台。虽然黄菊来自名校,但是在60年代的工厂里,大家更看重的是你的工作能力而不是你的文凭。黄菊明白,想要赢得工友们的尊重,受到领导的青睐,不能投机取巧,只能靠实干,才能拿出成绩来!
黄菊踏踏实实工作,虚心向师傅请教,还灵活运用在大学掌握的知识,终于干出了成绩,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就完成十余个革新项目,提高了生产效率,得到领导和工人的认可。
尤其值得肯定的是,后来在上海中华冶金厂工作期间,他和工友们自主研发出新中国第一台可控硅电炉自动配电装置,填补了相关的口碑,提升了钢水质量。
不知不觉中,黄菊在工业系统奋战了将近十九个年头,从一个普通的技术员成长到大国企的副总。
改革开放后,全国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生产上面,像黄菊这样技术上的尖子,管理上的内行,成了各大企业争抢的“稀缺资源”。正当黄菊在上海市石油化工通用机械制造公司副总经理任上干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一件大事的发生,彻底改变了他人生的轨迹。
小平同志要求下,提拔起来的“壮丁”
1979年7月21日,小平同志到上海视察,对市委领导提出了“尽快培养后备人才”的要求,他郑重地说,目前老同志们虽然恢复了工作,但是他们年事已高,多数同志身体不好,不能胜任党交给他们的新工作。
因此,市委务必在今后三年内的完成班子的更新换代,一、二、三把手要选那些四五十岁的、身体好的、能坚持八小时工作,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末了,邓公还打了个形象的比喻,即“担任厅局长职务的同志,一定要是壮丁”。为此,上海市委在1982年初开始,在全市范围内挖掘、举荐优秀中青年干部。
1983年2月,上海市委初步拟定了待提拔的18名局级干部人选,其中就有担任机电局副局长的黄菊。
1983年3月,黄菊走马上任,担任了市委常委兼市工业工作党委书记。在新的岗位上,黄菊的组织管理才能得到进一步发挥,得到了市委领导的一致好评。
1986年,黄菊当选上海市委副书记,兼常务副市长,更重的胆子放在了他肩上。这时候的黄菊才48岁,很多人心里画了个问号:年轻的他,能胜任这副重担吗?
接下来的事实打消了他们的疑虑,黄菊上任后,不但主管过工业、文化宣传,还负责金融工作和全市统筹工作,他都做得有条不紊,成绩斐然。
黄菊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他的记忆力惊人。曾任市委副秘书长兼市政府副秘书长的刘云耕回忆说,黄菊担任市领导期间,对全市各个部门存在的问题,做到了了若指掌。
他在接市长热线的时候,不需要写备忘录,群众反映的问题能记在大脑里,甚至比反映问题的群众记得还清楚。
1991年,黄菊众望所归,当选为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
在上海市市长的任上,黄菊得以大展宏图,率先在全国开始大规模城市基础建设。他创造性地提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与城市的第三产业”,和高科技并列,促进上海的经济腾飞。
此后,上海经济突飞猛进,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注,邓公多次批示,在全国推广上海经验。
上海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充满艰辛,大规模盖楼修路需要很多钱,除了盖房的钱,还有居民拆迁补偿,工厂迁移费用,以及市政配套设施建设,如购物、教育和医疗设施等。这些都不能打白条,需要真金白银,即使是上海这样财大气粗的城市,在财政方面也不堪重负。
怎么办?黄菊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向国外学习,开展土地批租。
所谓土地批租,说白了就是卖地皮,将土地的使用权出让给土地使用(经营)单位,获得可观的土地出让金和土地使用金。
黄菊这样做是有依据的,因为在1988年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已经明文规定:“土地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尽管如此,此举还是石破天惊,因为国内没有人这样做过,在中国可谓是前无古人,是“第一个吃螃蟹”,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很多人都为黄菊捏着一把汗,劝他三思而行。
黄菊毫不动摇,他坚定地表示,为了经济发展,我们要敢为人先!为此他专门发表电视讲话,用了半个小时向上海人民解释。
在当时的中国,市长上电视可是破天荒的事,更何况还是给一个新的政策“打广告”。如此一来,黄菊成为万众瞩目的政治新星。
黄菊理直气壮地说:“拿投资方的钱可以拆棚户建新楼,建了新楼,就能繁荣一方商业,改善市民住宅条件,实实在在地改造城市面貌,这样利国利民的事,我们何乐而不为?”
1992年1月,位于黄浦区(原卢湾区)的打浦桥斜三地块,批租给一家香港公司,上海市政府将2300万美元巨款装入腰包。1994年底,4幢31层的高楼(著名的海华花园)从斜三地块拔地而起,赢得轰动。
作为试点的黄浦区取得成功后,其他各区纷纷跟进,上海模式赢得了各方关注,城市建设大潮席卷全国。
据统计,从1990年至1997年,上海的城市建设一共投入资金1664亿元,是整个80年代的将近10倍,而其中市政府的财政投入只占五分之一左右。
上海天翻地覆的20年
上海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跟党中央的大力支持分不开。
1990年,中央决定在上海浦东实施开发开放,常务副市长黄菊被指定为浦东开发领导小组的首任组长。
小平同志非常看好上海,他曾经说了这么一句话:“深圳的开放是面对着香港的,珠海的开放是面对着澳门的,厦门的开放是面对着台湾的,而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是要面对全世界的。”
由此可见,党中央对浦东开发的重视和支持。
上级的支持只是浦东开发取得成功的外因,内因则是黄菊和上海市领导人的努力。当时浦东开发资金缺口巨大,仅有土地批租的收益,还远远不够。
黄菊大刀阔斧地在浦东的陆家嘴、金桥、外高桥三大开发区成立股份制开发公司吸引外资。此外,黄菊还决定在浦东新区开办证券交易所的,促成企业上市融资。
当时,外高桥、金桥吸引了中国银行香港分行、招商局,陆家嘴吸引了中国人保和上海实业。
三大公司保持控股地位,出让了45%左右的股权,这一项举措就获得了3亿多美元的资本金。
尝到甜头之后,陆家嘴、浦东金桥、外高桥三大公司于1993年先后上市,开发资金源源不断涌进来。
浦东新区发展经验,概括起来为十六字:金融先行、贸易兴市、基础铺路、东西联动。
客观地说,浦东规划的蓝图非一人之力,其中倾注了老市长汪道涵,继任市长朱镕基和黄菊三任市长的心血。是黄菊,将几代人的上海现代化之梦变为现实。
上海的发展不光是表面,而是经济层面的实实在在的腾飞。1990年,浦东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只有60亿元,到1997年已达608亿元,短短六年间增长了十倍。
除了基础设施建设,股权转让,还有一个法宝就是吸引“财神爷”——金融机构落户上海。
在黄菊的推动下,国内外优质金融机构纷纷落户上海,5年内增加了将近20倍,从原来的17家发展到超过300家。其中外资金融机构增加了20倍,从原来的4家发展到80多家。
上海经济突飞猛进,还有一个最大的成就,就是上海的深水港建设,促进了贸易发展。港口年吞吐量从1990年的世界排名19位,突飞猛进到2015年的世界首位!
上海市的GDP也从1991年的893.77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00年的4771.17亿人民币,占全国GDP的比重从4.1%增长到4.81%。
上海经济发展给市民带来了实惠,上海职工月平均工资在1991年是281元,到2000年为1285元,增长了4.6倍左右。
这其中,离不开黄菊的贡献。
出身布衣的黄菊倍感欣慰,他对普通百姓的艰辛与不易,感同身受。他在视察棚户区的时候,面对群众生活的苦难,曾经情不自禁地伤心落泪。
1998年,他在一次谈话中感慨地说道:
“我本是一布衣,被改革开放推上历史舞台……进市委15年,现在60岁,一个甲子过去了,想想几位一起成长、已经过世的老同事,接下来的日子,我更要抓紧时间豁出去拼命干,为老百姓多做点实事。”
为了践行这一目标,他为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奋斗到最后一息。常年废寝忘食的工作,让黄菊积劳成疾,身染重病,因病情严重,在确诊一年多之后,病情便急转直下。
2007年6月2日,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在北京逝世,年仅69岁。
黄菊倒在了工作岗位上,成为任期内以身殉职的最高领导人。他去世后,全国人民尤其是上海人民纷纷沉浸在悲痛之中,他们深切怀念着这位“布衣市长”。
黄菊同志去世后,骨灰被葬于八宝山公墓。8年后,按照黄菊的遗愿,有关部门把他的骨灰从八宝山公墓迁出,安葬在了上海福寿园公墓。
黄菊同志的一生,有三分之二是在上海度过,他对上海的感情也最为深厚,回到上海安葬可谓是落叶归根,长眠在他工作和生活了40年的地方,黄菊同志终于可以安息了。
以上就是睡前故事365小编整理的关于黄菊儿子的睡前故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上一篇:程德玄
下一篇:微云淡河汉是唐代诗人谁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