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树铮
- 故事大全 睡前故事
- 2023-06-27 21:06:14
徐树铮,北洋军阀内的一位极具争议性的将领,同样也是民国初期的悲剧性人物。徐树铮,字则林,反过来就是林则徐。即便是清政府没有灭亡,徐树铮也将会是社会、朝廷的中流砥柱。徐家虽称不上是书香门第,但也称得上乡间士绅。徐父徐世道,在同治十二年(1873年)成为国子监的生员。
光绪六年(1880年)出生的徐树铮,比较徐父更有出息,从小在乡野就有神童之名,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7岁就能作诗吟诵,13岁考中秀才,17岁成为岁试第一名的廪生。这种少年得志,现代人可能不是很能理解,将其换算为17岁通过特殊考试,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清华北大,但廪生的含金量远超过清北毕业生。
徐树铮投笔从戎的念头,是在1897年乡试落榜后坚定的,他不想再浪费时间在八股文科举上面。其实18岁乡试落榜,根本不算什么不幸,毕竟湘军首领曾国藩也是24岁才中举人。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徐树铮22岁,偷拿了徐父床头的钱,准备离家参战。徐母发现后,立即赶着骡车追去,追到后把他带回了家。
可是那些大道理,又怎么束缚得住忧国忧民的热血男儿呢?最后徐父徐母还是同意徐树铮参军一事,不断嘱咐他照顾好自己,不要逞能,保护好自己的安全最重要。1901年,徐树铮来到济南,给时任山东巡抚、统领新军的袁世凯递帖子,表理想、明态度。袁世凯看过他的信后,对信的作者颇为欣赏,但因封建礼教的母丧一事,未能亲自接见,不过派出了心腹山东观察使朱钟琪见他。
朱钟琪自居名士的高傲态度,让徐树铮十分厌烦,因此两人话不投机、爆发矛盾。朱亲笔书信到徐的老家,讥讽他们那没人才,只有徐树铮这样滥竽充数、目中无人的废物。当徐树铮在济南城举目无亲朋好友,不知该何去何从的时候,偶遇到了段祺瑞。段祺瑞征聘他为自己的记室,就是撰写材料的秘书。
追随段祺瑞,是徐树铮一生事业的起点;而也是从这时候开始,徐树铮到离世的20多年时间里,都是段祺瑞不可缺失的左膀右臂。在段祺瑞的鼓舞和帮助下,徐树铮东渡日本,学习东亚强国的先进军事理念,先在振武学校军训学基础,后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深造。
1910年,学有所成后回国的徐树铮,突闻父亲在几年前就去世的噩耗,不由悲从中来,失声痛哭。为人子女,最痛苦的事不就是“子欲养而亲不待”吗?有能力给父母带去更好的生活,更多的骄傲时,他们却已经离开人世。这件事对于遍观徐树铮人生经历的后来者而言,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对当事人来说却是天塌地陷的大事。
回国后的徐树铮,在陆军部考试后,就被分配到驻扎在北京南苑的段祺瑞陆军第六镇。武昌起义爆发后,袁世凯成为清廷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青云直上了,也没忘记跟随自己多年、立下了汗马功劳的段祺瑞,直接提名他为湖广总督;徐树铮也跟着水涨船高,成为总参谋,在段祺瑞的身边。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革命军与清军的战争一触即发。由段祺瑞领头,通过“共和”主张,共有49名将领署名,其中便有徐树铮。这封共和通电,也是出自徐树铮之手。
清帝退位,中华民国正式成立,段祺瑞位居陆军总长,徐树铮也被安排在陆军部军学司做司长,后来又调军马司司长兼管总务厅事。1913年第二次革命后,袁世凯召开“正式会议”,徐树铮是69位委员中的一个。1914年,徐树铮出任陆军部次长。这升官速度,简直跟坐火箭没什么区别,看来跟对了人,真的很重要啊。
段祺瑞对徐树铮,那叫一个言听计从,段的大小事务非得徐首肯不可,故而得到个“小扇子”的绰号。当段祺瑞不能很好决断的事情,就会对人说:“找又铮去(即徐树铮)。”一次一位被撤职的军官,写信给段祺瑞求情,说自己日子过得好苦,妻儿老小都吃不上饭,恳求段总理给口饭吃。
段祺瑞动了恻隐之心,便把来信交给徐树铮,命他合情合理地办。徐树铮看过信,查过此军官的履历后,批了一句:“查该员无大用处,驳回。”求官一事,就不了了之了。我们站在上帝的视角看着这事,有没有感到一些诡异?
段祺瑞想赠官帮助,为何要徐树铮入手办?段祺瑞是一号人物,徐树铮是二号人物,这名被撤职的军官这么重要吗?求到段祺瑞头上,却让徐树铮为他办事,脸这么大?
因此,不难看出,段祺瑞是拿徐树铮作拒绝的挡箭牌,让求他办事的人记恨徐,不要记恨自己。
少年得志、青年得志,中年自然张狂,徐树铮对那些行伍出身、没什么文化的北洋军人多少有点看不起,他更倾向于一些政客,这为他日后的猝然长逝埋下伏笔。他虽狂妄,但对革命和孙中山却别有好感,曾有一次特地到上海拜会过孙。
徐树铮对中国边疆问题是专家中的专家,权威中的权威,民国英杰无人能出其右。外蒙地图,他天天都会翻开看;外蒙问题,他与人讲得头头是道,国内大概只有孙中山能与其深入浅出地谈论。
辛亥革命后,沙皇俄国趁中国事务繁杂,暗中促使外蒙独立出去,自成一国。1912年2月5日,外蒙活佛哲布尊丹巴,在库伦(今乌兰巴托),建立起一个新的国家,名为“大蒙古国”。1913年11月2日,受限于国内政治环境和国外列强的逼迫,中华民族的北京政府,在《中俄声明文件》中,承认了外蒙古拥有自治权。
1915年6月,为了将外蒙古自立成为铁证事实,同时沙俄为了加强对外蒙古的掌控,《中俄声明文件》得到再次重申,中、俄、蒙三方签订《恰克图协定》,公诸于世。
1917年沙俄爆发十月革命,外蒙再无沙俄作为背后的依靠,沙俄革命中的失败者开始骚扰外蒙,日本也在试图控制外蒙,外蒙上下官民都感到十分的不安全感,遂生出重回中国的想法。
作为边疆问题的首要代表外蒙古,在1912年时徐树铮给友人信就指出问题的严重性:外蒙一去,内蒙震动;蒙不安,奉安;奉危,滇藏必牵动。藩厅一撤,瞬即豆剖瓜分矣,安得不背城借一作孤注之想乎!
简而言之,外蒙古若有失,中国整个北方都将变得不安全,其他边疆省市都会试着闹独立,脱离出去,紧接着沿海和内陆城市也将容易裂变,中国将会变得四分五裂,人心各异。
可惜,当时徐树铮还未掌握大权,人微言轻,又因北洋军阀内部龌龊不断,使得没人重视,唯有孙中山。1912年《俄蒙协约》签订的几天后,孙中山就急匆匆给袁世凯致电,请他不要承认俄蒙联盟条约,各党派、各留日学生也开始纷纷抗议,试图阻止外蒙落入俄罗斯人的手里。
12月份的时候,袁世凯派人试图解决这一问题,将外蒙古拉回中华民国的版图,无果。看到外蒙独立隐患的,不只是徐树铮、孙中山,还有段祺瑞,段祺瑞曾言:“外蒙横亘俄疆五六千里,倘入俄人之手,国事将不堪言。”段嘱咐徐,一定要想办法解决掉这个隐患。
即便段祺瑞不说,徐树铮也有此意,从外蒙逐渐脱离中国开始,他就在思索外蒙问题的解决之道。1918年10月,徐树铮先准备好强大的军事力量——在河南、安徽等地招募新兵,训练西北边防新军;1919年4月,徐树铮提出《西北筹边办法大纲》,得到国务会议通过。
如此一来,有名 有军,徐树铮可以大展宏图了。1919年6月13日,北京民国政府委任他为西北筹边使兼西北边防总司令。也就是说,徐树铮在西北地区有最高行政权和最高军事权,中央又有段祺瑞的帮衬,收复外蒙古18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最佳时机到了。
外蒙问题,不是只有徐树铮进行解决过,但是其他人的解决完全是假大空,撤销了自治的名头,实际上却保留了自治的实质。
1919年10月29日,徐树铮抵达外蒙古库伦。从11月1日正式开始,与留在外蒙的民国政府官员接洽好,得到北京政府的许可,再凭借着强大的军事威胁和灵活谈判的政策。11月22日北京政府正式颁布外蒙撤治的公告。这前后不过22天,徐树铮就收回了18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11月24日,北京政府告知沙俄驻华大使,声明外蒙取消自治,过去条约一应失效。别人搞三个月搞不出来的东西,徐树铮只用了22天就解决了。彻底解决的前一天,徐树铮便启程回北京复命。之后12月1日,他接过督办外蒙善后的一切事宜,此时他的声望达到一生中的巅峰时刻。
当时有报纸评论徐树铮是是北洋军阀杰出者,谋略出众,但是好大喜功,不过于治蒙而言,他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
可是,贪污横行、各派倾轧的北洋政府,让外蒙古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再次独立,徐树铮在1920年7月被免去西北筹边使兼西北边防总司令职务。徐树铮在外蒙近一年时光的苦心经营,外蒙人对他的亲附爱戴,全部付诸东流了。
不过,徐树铮的功绩还是得到了孙中山等人的赞扬和认可,认为他已经是尽力而为、做到最好。这件事让徐树铮对北洋军阀感到失望,因此他开始与孙中山频繁交流起来,有意借助国民党,推动再次革命,他还为孙中山牵线搭桥与北京的段祺瑞对话。孙中山晚年能够北上,试图谋求全国形势和政治上的统一,徐树铮的居中调和功不可没。
中国人讲究天理昭彰、报应不爽,徐树铮之死便是如此。前面就说到徐树铮此人极度狂妄,很多人不被他看在眼里,因此在北洋军阀内部树敌众多。
有一次,徐树铮来到黎元洪的总统府,请他在福建省三名厅长的委任书上盖印。黎元洪看着这三人的名字,觉得十分陌生,便多问了一句:“又铮,这三人是什么出身,为何我没听过名字?”徐树铮一脸不在乎地说:“总统何必多问,这有什么意义吗?你在该盖印处盖印即可。”
泥人尚有三分火气,何况已是民国总统的黎元洪,他怒斥道:“你怎敢对我如此说话?”见黎元洪生气,徐树铮还是不以为然的态度:“我就这样,总统何必如此。快快盖章,我那边还有很多事。”
黎元洪起身指着徐树铮说不出话,一旁的总统府秘书长连忙上前说和,这才让黎元洪盖完章。
徐树铮走后,黎元洪气得手还在发抖,发电责问段祺瑞怎么回事。段祺瑞不觉得有错,偏袒徐,说徐是率直自重,不喜欢说妄言废话。黎元洪这下彻底哑口无言了。
1918年的时候,段祺瑞的皖系决心对南方不服北京政府管教的军阀,进行武力征伐,直系的冯国璋希望能够谈判议和,能不打就不打。你看,这北洋军阀完全形成不了统一的意见,就是分作一个个派系的个体,政府也是四分五裂的。
与段祺瑞素来有仇、看不惯的陆建章,开始在全国各地活动,鼓吹议和的好处。而且,陆建章过去主政陕西,后被赶走,然后想借冯玉祥和革命党的手,将安徽收入囊中作为地盘。安徽,那可是段祺瑞、徐树铮的大本营啊,这不是太岁头上动土吗?
1918年6月14日,志得意满、自觉果断的徐树铮,在关外奉军司令部,设鸿门宴杀陆建章。陆建章死讯传出后,引起轩然大波,段祺瑞也是大惊失色:“又铮这次闯大祸了!直系不会善罢甘休的。”段祺瑞提醒徐树铮小心些,但徐不以为然,完全没放在眼里,还拿出陆建章勾结土匪、煽动造反的证据,说他死有余辜。
冯玉祥与陆建章有旧,关系匪浅,二人有姻亲关系,还有陆提拔冯的恩情。
1925年12月30日,冯玉祥命人截下执政专使专列,把穿着睡衣、还在睡梦中的徐树铮抓下来,啪啪两枪打死。徐树铮的尸体被随意丢弃,就盖了个破草席。冯玉祥命人将此事说成是陆建章之子陆承武,为父报仇。
段祺瑞知道徐树铮已死的消息,还是从报纸上看到的,当时他在吃着早饭,看到这篇报道后大哭:“又铮,是我害的你啊。”他怎么会不知道,徐树铮身边警卫森严,怎么会被陆承武一人单枪匹马杀害?不过是北洋军阀内部的仇杀。
平心而论,徐树铮是一个于国有功、私德有亏的历史人物。他的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能力过人,可又很喜欢得罪人。徐树铮之死,事在必然,即使无冯玉祥的暗杀,也会有其他军阀的针对。
以上就是睡前故事365小编整理的关于徐树铮的睡前故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