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故事大全 睡前故事 > 正文

缅共

摘要:睡前故事365收录缅共,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缅共武装运动曾在缅甸全境如火如荼地开展,甚至连国内的媒体也对缅共运动大力宣传。八十年代以后,国内报道则对缅共不...大家一起来看下缅共吧。

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缅共武装运动曾在缅甸全境如火如荼地开展,甚至连国内的媒体也对缅共运动大力宣传。八十年代以后,国内报道则对缅共不再提及,其灭亡情况也不为人所知。

缅共 第1张

缅甸自古就是中国的“老邻居”,历史上与中国交往很深。明朝末年天下大乱,一部分反清人士逃入缅甸境内,成为“果敢人”的祖先。1939年,德钦丹东等读过马列著作的缅甸知识分子发起成立了缅甸共产党,此为缅共的前身。

起初,这个新兴政党在缅甸民众中并无太大影响。1942年日军侵占缅甸后,当地主张民族独立的德钦党多数领导人竟欢迎日军的进驻,只有缅共提出反抗口号,从此缅共的威信大增,成为当时缅甸反抗军的重要力量。1948年缅甸独立时,缅共提出“和平发展”的道路,但最终未获成功。

新中国成立后,缅甸等邻国都与新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因为缅共的存在,其政府自然对于中国抱有担忧情绪,认为中国会选择缅共。1954年缅甸总理吴努访华,他曾在北京饭店的宴会上坦率地提出自己的担忧情绪。再加上当时美国大力组织反华包围圈,所以争取缅甸等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就成为新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一环。

1954年,周总理访问缅甸时,提出了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强调不干涉他国内政时又说明绝不输出革命。在中国政府的积极推动下,中缅两国关系进入了蜜月期。1955年以后,缅共与缅甸政府和谈,其内部也分裂为“白旗派”和“红旗派” 。苏共二十大召开后,中苏关系恶化,当时的缅共领导人支持中国,并将中国列为马列的正统继承者。这一变化深受中国青睐,随后缅共开始了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在此形势下,缅共于1966年进入了鼎盛发展时期,其根据地在国内扩展到九块,人口近百万,也建立了三万人的军队。1966年夏,德钦丹东在党内开展“党内革命”,将与他过去有不同意见的领导人都定为“修正主义分子”,并开展了清洗运动。缅共此时的斗争方式十分残酷,许多出身富裕家庭的青年学生几乎被全部杀光,大批的革命新鲜血液被清洗。

看到缅共发生内乱后,以奈温为首的政府军于1968年发动反攻。由于德钦丹东坚持硬打硬拼,反对这一主张的领导人被公开处决,造成党内人人自危,投降主义风潮盛行。同年九月,众叛亲离的德钦丹东被迫撤出根据地向东转移,在休息途中被警卫员开枪打死。此后,缅共分裂,德钦巴登顶作为新的领导人主持作战事宜。

1971年,缅甸领导人奈温访华,中缅两国恢复了外交关系。此后的十年间,缅共获得的外援随之减少,只依靠根据地内的佤族山民和果敢等地的武装支持革命。缅共中央败退山区后,陷入了物资不足的尴尬局面。为了供养军队,缅共只好严重依赖“鸦片”输血。尽管德钦巴登顶等人激烈反对种植毒品,但此时的缅共中央已丧失威信,无法约束下属的各军区,所以只能选择妥协。

潘多拉的魔盒一旦打开,放出来的魔鬼就难以控制了。当缅共中央利用毒品交易作为经费的主要来源时,其下辖的军区也开始纷纷经营此道。在这种情况下,各民族武装实际上形成了一个个独立王国,缅共中央的禁令实际上沦为一张废纸。据知情者透露,至缅共后期,除了德钦巴登顶等少数领导人洁身自好外,其他高级干部或多或少的都卷入了鸦片贸易。

同时,缅共根据地内的贪污腐化现象日益突出,因利益分配不均而产生的矛盾也在逐渐加剧。缅共后期,“人民军”主力已是彭家声和鲍友祥指挥的中部军区。他们长期感到“大缅族主义”压制其他少数民族干部,因此对缅共中央严重不满,最后发展到对抗地步。此时的德钦巴登顶仍然固守原有的思想,导致党内的凝聚力完全丧失。

1988年,国际形势发生变化,缅甸果敢地区也在缅甸政府的承认下实行自治。1989年3月11日,彭家声宣告脱离缅共。面对彭家声的脱离,德钦巴登顶召开会议,将之认定为叛乱行为,但已无力镇压。八天后,德钦巴登顶等缅共领导人被“礼送出境”。随后,德钦巴登顶被再次送去一个地方,那里既不干涉邻国内政,对昔日的老朋友还会养老送终。

回顾缅共的这段历史,不难发现像德钦巴登顶这样的知识分子为革命努力多年却最终陷入可悲的结局,实在是有些凄凉。但缅共由盛转衰的历史至今仍有借鉴意义,不能弃之如敝屣!

以上就是睡前故事365小编整理的关于缅共的睡前故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上一篇:卡里莫夫

下一篇:东夷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