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故事大全 睡前故事 > 正文

林县红旗渠

摘要:睡前故事365收录林县红旗渠,公元前256年,一对父子来到成都平原。当时的成都平原衔接岷江。由于地上悬河的特殊地势,每当岷江洪水肆虐,成都平原便是一片汪洋;而一...大家一起来看下林县红旗渠吧。

公元前256年,一对父子来到成都平原。当时的成都平原衔接岷江。由于地上悬河的特殊地势,每当岷江洪水肆虐,成都平原便是一片汪洋;而一旦旱灾来袭,大片田地却只能颗粒无收。这对父子下定决心要根治岷江水患,改善川西地区的农业,于是开始了水利工程的修建。而这项造福了广大成都百姓的工程就是如今著名的都江堰。无独有偶,1960年2月,在河南省林州县,有那么一群人,仅靠自己的双手便创造出了愚公移山般的奇迹-红旗渠。

林县红旗渠 第1张

在中国,其实有两种长城-一种是由石块加夯土砖砌而成的万里长城,而另一种就是林县人民用水泥和炸药劈山导河,耗时10年修建的红旗渠。红旗渠,又被叫做“人工天河”。因为它修在悬崖峭壁上,当河水从高处一涌而下,从远处看上去就如同悬挂在人间的天河而得此名。

红旗渠竣工通水以后,引起了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表扬。上世纪70年代,周恩来总理在会见外国友人的时候,也曾无比自豪地说道:”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如此评价在后来也被国际友人亲自认可了。

1947年,当时担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先念陪同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来到红旗渠参观。悬崖峭壁,逶迤不绝。经过青年洞的时候,由于道路的陡峭,卡翁达只好让人抬着前行。看见如此壮观的景象后,这位总统也由衷地赞叹:“太伟大了!感谢毛主席和周总理为我安排了这么好的参观项目,我建议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都来看看你们的红旗渠!而游历各国,早已见过世界七大奇迹的迪曼先生也曾感慨道这个造福人民的红旗渠应列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而红旗渠究竟有什么魔力能让看过的人都如此动容呢?这就得从修建红旗渠背后的十年往事说起了。

对于生活在中国社会特色主义新时代,基本上家家水电不愁的我们来说,可能很难想象,在上世纪20年代在河南林县,竟有大批村民常年翻山越岭,跑到离村庄几十里外的地方只为挑上一担水。有人就纳闷了,难道他们的村子里没有挖水井,建水库吗?

和都江堰的修建原因类似的是,林县在地势上也十分特殊。林县位于河南,河北以及山西的交界处,四周群山林立,沟壑纵横,西边的太行山以及北边的浊漳河把这个盆地紧紧包裹。但是,不同于成都平原的地上悬河,林县显然没有那么幸运了。由于盆地自西向东地倾斜,加上河水径流普遍不大,林县常年都无法蓄水。

既然地上没有,那就只能指望地下了。很不幸的是,石灰岩在这片土地上分布密集。而正是因为这些石灰岩的存在,地表无法形成隔水层,使得林县的地下水资源异常匮乏。众所周知,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一旦田地没有足够水进行的灌溉,注定是颗粒无收的。于是,旱灾不断,蝗灾又频发的林县,百姓甚至连饮水都成了问题。人民生活得异常艰难。

水缺贵如油,十年九不收。由于严重缺水,林县的断水断粮,很多村庄连一口水井都没有。而有的地方虽然有水井,但是井深水浅,想要挑上一担水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于是,在那个时期,常常可以看见一个水井旁边排满了一个个水桶,即使大家压根就不知道自己究竟什么时候才轮得自己接水。

办法总是比困难多的。由于缺水,林县开始向外地搬水。几乎有一半以上的林县人民被派到外地挑水。他们一边挑着扁担和水桶,一边赶着前方运水的骡子。干活不分男女老少,在这条道路上,即使你遇见一个小孩肩上挑着水桶也不用感到稀奇。

而这种情况随着新中国的解放得到了缓解。1949年,新中国成立,人民开始当家作主,努力建设美好家园。在党的领导下,林县人民开始兴修水利,认真治理水土流失。一条条引水渠被挖通,水井水库的数量不断增多,本村的人再也不用跑到邻村打水喝。截止到1959年底,林县挖掘了天桥渠、英雄渠等46条引水渠道,开采的水井多达5652眼。

不用为水发愁的林县在农业上也不甘落后。一亩亩梯田仿佛雨后春笋般不断冒出,林县人民终于可以在荒芜许久的耕田里播种灌溉,期待着秋天的丰收。不仅如此,为了治理水土流失,百姓们纷纷在山上种起了树木。据统计,当时林县的植树造林面积已达到了1.25万亩,水土流失问题也得到了有效的缓解。

奈何天灾人祸,1959年春天中国开始了三年困难时期。1959年也被认为是新中国成立10年来旱情最重的年份。缺乏降雨,加上蝗虫肆虐,全国各地区的农田遭受大面积的自然灾害,几乎颗粒无收。这场天灾让全国的粮食都严重短缺,这也是建国以来新中国遇到的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在地理上本来就不占优势的河南林县,果不其然,其农业和经济均遭到了重创。饥饿,干涸,这场灾难仿佛阴霾般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压得林县人民喘不过气。将近半年都不肯下雨的林县,当初开垦的梯田早已变成荒地,水库水井更是干枯见底。喝不上水的人民,只好重操旧业,开始翻山越岭地挑水。

然而,这个时候有一个人站出来提议,林县可以尝试从山西引水,自己修建水渠。这个人就是后来红旗渠的总设计师杨贵。

对啊,要想彻底改变林县缺水的面貌,靠着祈祷天降大雨,自然蓄水或者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翻山越岭去搬水是压根行不通的。只有跳出林县地界,主动到外面寻找可靠水源才可能彻底解决林县人祖祖辈辈的“吃水难”问题,实现用水自由。

杨贵身为当时林县的县委书记,自1954年来到这个县城,积极参与了解放后开展的大规模水利建设,说出的话也是具有很大的信服力的。引漳入林的想法一被提出,马上就得到了大批林县人民的支持。但是,大家也不由得发出疑问,为什么要选择从山西省的浊漳河引水呢?在这大旱饥荒的年代,国家早已无力伸出援手。而想要完成这么浩大的工程,他们自己真的能做到吗?

接下来杨贵的一番话语让他们仿佛吃了一颗定心丸,心里热情澎湃,更加坚定了动手挖渠的信念。原来,杨贵早就对林县及其周围的地势做了细致的考察和调研。在他看来,山西省的浊漳河流经林县境北,储蓄的水资源极为丰富。从这条河引水入林,完全可以同时满足两地人民的用水需求。加上这条河流经林县北部时经过的大部分地区都是深山峡谷,利用这层高低落差也能实现自流灌溉,从而促进林县的农业发展。

更让人觉得天时地利人和的是,林县前几年刚进行过水利建设,积累了不少宝贵的人力资源和技术手段,石匠、泥瓦匠、木匠等技术人才更是数不胜数。只要林县人民能够团结协作,拿出钢铁一般的意志,定能为自己的家园乃至子孙后代创造出一个奇迹。

或许是因为这位县委书记真正想给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的决心让人感动,或许是林县县委班子给大家起到了定盘心、主心骨的作用,又或许是因为从小生在太行山脚下,不畏艰难、顽强执着,不怕牺牲的精神早就深入每一位林县人民骨髓。在这工程技术和物质条件都十分落后的特殊时期,林县人民说干就干,开始了为期10年的引漳入林工程。

1962年2月,敢想敢干的劳动人民高喊着“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口号开始浩浩荡荡地向悬崖峭壁出发。他们没有性别,没有年龄,有的只是满腔的信念与决心。而在这10年修渠的岁月里,不断涌现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战士。山路逶迤,一条条生命却在此陨落。而在这些牺牲的英雄中,年龄最大的已有63岁,年龄最小的也仅有17岁。据统计,81位干部和群众就此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但是要想把漳河拦腰斩断,逼水上山可不是一句简单的“人定胜天”就能轻易概括出来的事情。光是一条宽8米,高4米3,长140华里的红旗渠总干渠便得劈开老虎山等50多座山,凿通42个山洞,架了几十座桥梁才得以引入林县分水岭的。挖掘好了总干渠后,林县人民又修建了三条总长度为203华里的干渠。有了这三条干渠,干涸已久的林县各地才得以通水。

为了真正做到“重新安排林县河山”,创造一个能蓄水,能发电,工农业迅速发展的新山区,林县人民不畏艰辛,搭建了出了一个配套工程。这个工程包含有481条总长度为1896华里的支渠,电站多达14座,75个隧道被打通,架设的渡桥有91座,用于蓄水的水库和池塘约有3000多个。从这些数字中,我们足以看出林县人民背后付出了多少努力。而前人种树,后人乘凉。这个配套工程在后来也成功带动了林县的工农业发展。

修渠的工地上,林县人民真正做到了风餐露宿,以天为被,以地为铺。在这片荒山沟里,下雨天就直接躲进山洞。夏夜袭来,一个席棚就足够让人酣然入睡。人人都是蓬头垢面,人人都是衣服破旧,而每当成功凿开一个山洞时,人人却是笑脸如花。

穷则思变。由于当时经济和科技的落后,在劈山导河时,林县人民缺少测量工具。这时,有人提出用水盆来替代水平仪。可是现在的我们无法理解,认为十分不科学。但却正是用这种如此简陋的测量方法,却成功地为修渠大军打开了前进的道路。所有能自力更生的手段都是智慧的结晶。

在那个年代,妇女都能顶半边天。如果你来到那时太行山的悬崖陡壁上,你就会看到这样一个场景:一个女子坐在地上,用双手将两个桩固定在地面。而在她旁边,是一群挥动着铁锤的妇女。一锤又一锤,把桩钉入岩石中,也从此把红旗渠钉入太行山的心脏。

提到修渠女性,就不得不提到一位不惧牺牲,无私奉献的女英雄-李改云。如果你到过红旗渠,在路过红旗渠主干渠平顺县东庄村段,你会发现一座桥,叫做“改云桥”。而这座桥也是红旗渠上唯一以人名命名的桥。赞颂的正是这位为了大我,牺牲小我的女英雄。

1942年,尚且年幼的李改云跟随家人逃荒到了山西省静乐县,直到16岁的时候才回到家乡。心系人民,热爱祖国的李改云在16岁时就加入了共青团,23岁的时候加入党组织。1960年2月引漳入林的计划一经提出,为了给百姓干出点实事,李改云立即组织井湾村的200多名青壮年加入修渠大军。

当时作为第一营妇女营长的李改云,认为就算是女子也能在这次修渠工程中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于是她专门组建第一支女子修渠突击队——“刘胡兰突击队“,并且主动担任了突击队的队长。这群姑娘们果然有着不输于男子的气概,她们甚至和男子比赛,看谁的挖渠速度更快。

于是,在这种充满了良性竞争的风气中,林县人民干劲十足。大家在山涧悬崖上,一边唱着山歌,一边努力开凿着山洞。

李改云不仅在组织领导方面十分出色,其舍己为人的伟岸光辉更让人动容。1960年2月18日,原本是和往常一样平静普通的日子,工人到点了准备收工休息吃饭,李改云照例做好收尾工作,检查安全措施。但是,当她走到一个工作面上时,却察觉出了异样。原来,悬崖上的某片区域十分松动,甚至有土块不住地往下掉。

察觉到不对之后,李改云当机立断,马上让群众赶紧撤离。在大部分人都安全离开以后,一个16岁女青年因为还在干活没注意到前方骚动。害怕松动的土块会砸伤这个女孩的李改云这个时候也顾不上自己了,一个箭步就把女孩推开,而自己却不幸埋在了塌陷的土堆中。

所幸后来抢救及时,李改云捡回了一条命,但其中也经历了一番小小的波折。刚送往医院的李改云,因为右小腿被塌方造成了粉碎性骨折,血和泥早已和受伤的右腿黏在一起,而县人民医院的医生给出的建议就是截肢。这对于才刚20出头,处于花样年华的女孩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打击。

县委书记杨贵当即就说不行,命是一定要救下的,但是腿也是万万不能截的。他说,怎么能让英雄流血还流泪呢?这句话一出,这位姑娘什么委屈都没有了,眼中满是眼泪。在杨贵的坚持下,李改云后来被送到河医大附属医院接受更好的治疗。最终,她的右腿没有截肢,但落下了终身残疾。但是,每每回忆起塌方的那一天,她却微笑着说,她从不后悔,反而感到无比自豪,自己的生命从此与红旗渠紧紧连在一起。

在修建红旗渠时,青年洞的成功修建对于这项工程来说无疑是一个决定性的胜利。当时修渠大军已经来到了狼牙山,望着陡峭无比的绝壁,没有一个人心里打起了退堂鼓,相反,他们用手中的铁锤,一下又一下地砸在了坚硬无比的石英砂石上。一年以后,长达600米的隧道竟被他们打通了。而参与此次开凿的正是县中抽取出来的优秀青年,青年洞便由此得名。

1969年7月,这项历时10年,靠着人民自发参与的大型水利工程就此竣工。而这群顽强的人们在削平了1250座山头,凿通134个总长为48华里的隧洞,架设了150座总长为13华里的渡桥后,看着渠中湍湍不绝的水流,心头满是哽咽。

或许我们没能见证传说中的愚公移山,但是通过各类影片书籍,报道刊物,我们却真正见识到了同样如此神奇的 “人工天河”。愚公有子子孙孙无穷尽也,而林县人民又何尝不是呢?据统计,当年的修渠大军人数大约有10万,但是在这艰难的十年之间,前后已有30多万人在接力修渠。有着无数的林县人民,在背后默默支持着这项工程。这哪里仅仅是一项水利工程啊?这分明是一种精神的传递。

这种精神就是每个河南林县人民都铭记在心的红旗渠精神。1994年,林县这个地区早已改名为林州市,红旗渠总设计师杨贵也在2018年4月10日逝世,而如今的林州人也早已过上了不用再为水发愁的日子。但是这种“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却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宣扬与传承。

如今的红旗渠已经成为了一个红色景点,每当游客来到这里,一辈又一辈的林县人总会向他们提起当年的往事。思考红旗渠精神给予我们的时代意义,不正是正处于脱贫攻坚中的中国人应该具备的敢想,敢信,敢拼,敢赢吗?而唯有带着劈山导河的勇气和决心,才能修建起属于我们的红旗渠!

每次读起艾青的那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时总会想起那些年,有那么一群人,带着对土地这份深沉的爱,义无反顾地扎进太行山,用自己的双手活生生地创造出一个令世人都为之赞叹的奇迹,有生之年,一定要去一次红旗渠,看看那个时代他们的样子。

以上就是睡前故事365小编整理的关于林县红旗渠的睡前故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上一篇:育良书记

下一篇:水泥西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