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庸大学
- 故事大全 睡前故事
- 2023-07-25 13:40:52
清末民初时期的军阀,巨富的后代们,有大量的纨绔子弟,他们继承了父辈的巨额财富后,穷奢极欲,终日只知道吃喝嫖赌,结果没过多久,不仅将万贯家财耗尽,还染上了一身疾病,早早一命呜呼了。但其中也有许多热血报国的有志青年,比如奉系军阀之子冯庸。
冯庸的父亲是奉系军阀冯德麟,在清末民初时期的东北大地上烽火遍地、狼烟四起,战乱不断。在乱世中崛起了冯德麟和张作霖双雄,实际把持着东北的政局,原因是他们掌握着枪杆子,一个是27师师长,一个是28师师长。冯张二人都是出身绿林,后来被清廷招安,摇身一变成为官军,两人还结拜为兄弟。
但是一山不容二虎,东北只能有一个东北王,冯德麟和张作霖为了权力,双方矛盾加剧,明争暗斗,龌龊不断。后来冯德麟响应辫帅张勋发起的复辟,失败后,冯德麟一度被收监于天津。张作霖非但没有落井下石,反而大度地将其保释回奉。但是,冯德麟从此失去了对军队的指挥权,此后逐步淡出军事及政治舞台,专心经商。
1926年冯德麟去世,给儿子冯庸留下了上百万银元的巨额遗产。冯庸在得到这么大一笔财产后,却做出了一个出乎意料的举动,捐出了几乎所有家产,作为办学军费,以兴学为己任,在东三省办一所大学。
原来身为军阀之子的冯庸,却有着与当时很多人不一样的理想和见识,他曾经作为东北空军军官到欧洲学习,深刻认识到了中国的落后,他认为国家的发展需要有大批高级人才。抱着为国家培养高级人才的想法,所以他才变卖了父亲留下的万贯家产,自费创办了东三省首家私立并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大学——冯庸大学,也是第一所拥有军用教学飞机及机场的大学。
1927年8月8日,冯庸大学成立,时年26岁的冯庸担任校长兼训练总监,其校址位于铁西汪家河子村。 全校建有主楼两座,分别以“忠”和“仁”命名,除了校礼堂、教室、教职工宿舍宿舍、图书馆、食堂外,还建有理化实验室,400米跑道的体育场、游泳池、滑冰场、学生实习工厂等在当时堪称豪华的教学设施。学校还自备发电机,保障电力供应。
冯庸对于体育教学非常重视,他不但为学校兴建了一流的体育场,甚至还斥巨资购入了美国一流的体育设备供学生们使用。该校有别于国内其他大学的最大特点是在学校里修建飞机跑道,冯庸先后出资购买了三架飞机作为教学设备用,这是当时国内大学绝无仅有的。
冯庸的办学理念,在当时也是比较先进的。他将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思想运用到学校的实际运作中。第一,“工业救国”思想,冯庸大学校歌中有“学行实践,救国以工”等歌词,校旗八角星中间的红色“工”字,都彰显其“工业救国”的理念。学校特别重视工科专业,英语为必修课,物理、化学、地理等科目都是以英语原版为教材,老师授课用英语,学生考试答题也要用英语。第二,非常重视实践,尤其注重自然科学方面的实习和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冯庸还将自家的工厂作为学生日常实习、实验的场所。
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夕,该校已经发展为拥有工学院、法学院、教育学院等学院,学生总数达700余人,冯庸大学是东北当时少有的几所高等学府之一,而且不收学费,当时东北家境贫寒的学生纷纷投奔到冯庸大学。
冯庸说:要去掉东亚病夫的侮辱,就要先锻炼体魄”。他非常注重学生精神和体魄的锻炼,规定除课堂上应讲授的课程外,人人都要受军事训练。冯庸本人更是以身作则,当时与学生们同住在学校,每天清晨他都要先于学生们起床。起床之后便骑上自己的马去操场上跑几圈,之后还会驾驶飞机在学校空中飞上一会儿。有时冯庸会骑上自己的摩托车开往学生宿舍。在宿舍门口,冯庸有意地将摩托车的油门弄得轰响,催促学生们早起床,到体育场跑步锻炼。
冯庸很早意识到,空军在未来的战争中将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空军驾驶员将会非常宝贵,尤其是随时有可能爆发的中日冲突,必须赶在在战争未正式打响之前,为国家培养人才,冯庸购入飞机也是希望能够以此来鼓励学生们对于航空事业的兴趣,熟悉飞行驾驶,以便能够在战争爆发之后投身空军,为国效力。
后来冯庸的想法最终得以实现,“九·一八事变”之后,冯庸大学的学生先后有数十位投考到空军院校,在日后的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抗日战争中的一支坚定力量。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关东军冲进冯庸大学,逮捕了冯庸,将冯庸押解去日本,日本人多次劝降,试图威逼冯庸作为协助日本统治东北的傀儡,冯庸都不为所动。后来冯庸被一位朋友营救逃离虎口回国,重新在北平重建冯庸大学,继续主持冯庸大学校务。日军占领冯庸大学后,出于对冯庸绝不屈服的报复,将其拆毁改建成飞机修理场。此后,冯庸还将部分流亡关内的冯庸大学学生组成义勇军,并带领这些义勇军参加了上海的“一·二八”抗战。
在抗日的硝烟中,冯庸曾经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七路总指挥,参加过长城抗战。之后又历任军官训练团中将处长、第九战区中将处长等职务。
而冯庸大学苦苦支撑到1933年6月,冯家家产基本耗尽,学校经费来源断绝,难以为继,只得并入东北大学。最终,这所寄托了冯庸心血和理想的大学,在经历了短暂的辉煌后,就这样结束了。
抗战胜利后,冯庸辗转迁徙到了台湾,而这时少帅张学良恰好也在台湾软禁,两位曾经的发小,当年的“翩翩佳公子”,再聚首时已白发苍苍,在两人不多的见面中,总是谈起曾经的东北往事,人世沧桑,让人不胜唏嘘感慨不已。1981年,冯庸在台北病逝,享年81岁,已是耄耋之年的少帅,亲自来送挚友一生的最后一程。
冯庸虽然是军阀子弟。但却走向了与打打杀杀,争权夺利的军阀父辈们绝然不同的道路。尤其是毁家纾难,矢志报国,创办大学的英雄壮举,在历史中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以上就是睡前故事365小编整理的关于冯庸大学的睡前故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