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故事大全 睡前故事 > 正文

千古罪人张学良

摘要:睡前故事365收录千古罪人张学良,九一八事变永远是亿万中国人心中的痛,距离当时事变爆发,已经过了整整90年。90年间中国日益强大,从当初那个任人宰割的软弱国家到如今...大家一起来看下千古罪人张学良吧。

九一八事变永远是亿万中国人心中的痛,距离当时事变爆发,已经过了整整90年。90年间中国日益强大,从当初那个任人宰割的软弱国家到如今屹立在世界之巅的强国。每到这时候全国各地都会响起防空警报,行人驻足、汽车鸣笛,这些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们:勿忘国耻,吾辈当自强。

千古罪人张学良 第1张

提起九一八事变就不得不提起一个重要人物:张学良,由于他的不抵抗政策导致东北沦陷,一直以来都被钉在耻辱柱上。为何大家对于张学良放弃东北如此耿耿于怀呢?

可能有些人对于张学良所掌控的东北军不太了解,东北军可以说是当时国内战力最强的军队,张作霖死后仍然有20万兵力,其装备非常先进,还有一支配备100架飞机的空军部队。拥有如此强大的兵力,却将东北拱手相让,这才是一直以来张学良被人诟病的主要原因。

九一八事变始末

九一八事变之前,东北的局势其实是非常错综复杂的。在这片土地上,不止生活着中国人,还有日本人与苏联人。他们都想要侵占中国东北的利益,于是东北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东北军、日本关东军、苏联驻军。

张作霖在世时,一直游离于东北与苏联之间,三方间的平衡保持得非常好。但这样的局面在张作霖死后不久就被打破了,1929年张学良在国民政府的怂恿下与苏联开战,结果惨败,最终不得不与苏联签订停战协议,葬送掉大量在东北的利益。

此时正值世界经济大萧条期间,日本国内资源紧缺,同样受到经济危机的波及。甚至日本国内经济危机更加严重,国内各方面矛盾频频爆发。这时候的日本几乎已经走投无路,只能通过对外侵略战争转移国内矛盾。至于侵略的对象,自然是中国了。日本已在东北布局多年,只要拿下东北,源源不断地资源输送回国内,矛盾便迎刃而解。

九一八之前日军就数次想要挑起争端发动战争,但张学良面对日军的挑衅不为所动,日军一直没有找到机会开战。

到了1931年9月18日,他们终于等不及了,日军策划了震惊中外的柳条湖事件。当晚日军就炮轰东北军北大营驻地,中日第二次大战彻底拉开帷幕。

此时张学良并不在东北,当部下向他汇报情况时,他以为日军是像此前一样在蓄意制造争端,为发动战争寻找借口,因此他回复的是能忍则忍。

北大营内有东北军驻军八千人,但遭受炮击后,东北军高层下达的命令是:不准抵抗,把枪放到库房里,挺着死,大家成仁,为国牺牲!接到这样的命令,数千驻军被仅有三百人的日军击溃。除了少部分反抗被杀死的士兵之外,其余的大部分驻军都四散而逃。

这样的绥靖政策对于东北军各级将士士气的打击是巨大的,反观日本方面,由于东北军不抵抗,他们愈发猖獗。攻下北大营的同时,日军直接还向沈阳(奉天)发起了进攻。由于张学良执意执行不抵抗的政策,到第二天沈阳被日军占领,这可是东北军的大本营,直接被日军攻占了。

日本并不满足与一城一地,他们想要占领东北全境,趁全军士气高涨,日军沿铁路进攻。期间也遭到少量东北军自发的抗击,但无济于事,一天后长春也被攻占。

九一八事变仅爆发三天,吉林全部地区就已被日军占领。就连不少日军都为此感到诧异:装备那么精良的东北军怎么完全没有抵抗?

东北大部分地区被日军占领,东北军全军都笼罩在阴影之下,终于在九一八事变爆发十多天后,有东北军高层将领向日军投降。有了这些东北军的加入,原本兵力不足的日军直接解决了这一问题,他们的进攻愈发顺利。

因为张学良的不抵抗政策,此时东北几乎已全部沦陷。早在事件爆发后,张学良就带领下属转移到锦州。锦州位于东北地区边缘,非常靠近河北,就地理位置来说,锦州就是东北的南大门。

尽管占据东北全境,但日军并不满足于此,他们想要一举拿下锦州,把东北的南大门控制在自己手中,以便于随时能够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国民政府和张学良都知道锦州的重要性,面对来势汹汹的日本军队,张学良主张在锦州建立中立区,而国民政府则态度强硬称:日军如进攻锦州,中方将实行自卫。

对于国民政府和张学良的说辞,日军显然都没有放在眼里,坚持要对锦州发起进攻。1931年底,日军对锦州发动全面进攻。

此时国民政府已经感受到危机来临,命令张学良对进攻锦州的日军发起反击。然而张学良认为开战必然会波及到华北甚至整个中国,拒不抵抗。1932年初,日军攻下锦州,至此东北全境仅剩下哈尔滨一座城市还在负隅抵抗。

顺利占领东北大部分地区的日军终于腾出手进攻哈尔滨,尽管还有一支军队在哈尔滨,但面对数量庞大的日军仍无力抵抗。

2月5日,哈尔滨被攻陷,至此东北全境沦陷,彻底落入日寇的掌控之中。张作霖生前在东北修建的兵工厂、机场以及数十架飞机全都成为日本侵华的力量。

在上面我们说过东北军兵力为20万,而日军在东北兵力不超过3万。但就是在这样巨大的差距下,日军成功占领东北。这样的结果,可以说都是张学良一手造成的。张学良是故意的吗?明显不是。张作霖仅被日寇杀死三四年,这可是杀父之仇,对张学良来说,家仇国恨碰到一起了。可他为何会将东北拱手相让呢?接下来笔者就为大家展开讲讲。

中东路事件阴影

在上面我们提到过东北三足鼎立的局面以及张学良曾与苏联爆发过冲突,这次冲突事件就是中东路事件。

中东路是苏联在东北地区修建的一条铁路,由两国共同管理。直至1927年,蒋介石发动“412”政变后,开始执行反共反苏的政策。蒋介石鼓动掌控东北军的张学良对苏联驻军发动进攻,将中东路的主权收回来。

蒋介石承诺给张学良调配兵力、拨发军费等,张学良听后认为可以,只要获得国民政府的支持,东北军在东北肯定是所向披靡的。

张学良刚接手东北军,一心想要有一番作为,便直接调兵准备将苏联赶出东北。不过东北军里还是有明白人的,张学良的叔叔张作相就是其中之一,他认为苏联实力强盛,即便是举国进攻苏联都不一定打得过,东北军此举无异于以卵击石。

热血上头的张学良哪里听得进去,况且这次只是进攻苏联东北驻军,他认为完全没问题。1929年7月,张学良正式对苏联驻军发动进攻。可他没想到的是苏联驻军军事实力确实非常强大,完全不是东北军能抗衡的,经过几次战斗东北军损失惨重。

此时张学良向国民政府求援,可国民政府并未理睬他,之前蒋介石承诺他的援军根本没有,军费也只给他发放两百万元。跟东北军的损失相比,两百万元根本不值一提。不得已张学良只好找苏联方面和谈,这次冲突从头到尾就只有张学良以及东北军损失惨重。

正是因为此事,张学良才对蒋介石开始不信任,日军进攻东北时,他一直想要保存东北军实力,并未做出抵抗。而且在日军进攻锦州之前,国民政府的态度也并不强硬,因此错过了大量的战机。而国民政府希望张学良抵抗时,张学良想到中东路事件,自然不愿意出兵。这才导致东北全面沦陷。

尽管张学良一直未出兵,但东北沦陷的责任也不完全在张学良身上,接下来咱们看看国民政府在这件事中都干了些什么吧。

蒋介石下令不抵抗

九一八事变发生前,要说东北混乱,其实国内其他地方更乱。当时中国正处于军阀割据的时代,全国范围内大大小小的军阀有十多个。蒋介石国民政府手中掌握的力量仅有在河南的刘峙以及东北的张学良,这样的情况下,蒋介石需要大量的兵力在全国范围内平乱,同时还要剿灭在江西发展的共产党,一时间蒋介石也是焦头烂额。

1931年夏季,长江流域还发生了极其严重的水灾,湖北等省份都向国民政府发出救援信息,请求国民政府下发赈灾款,但国民政府仅拨给湖北几十万的赈灾款。可见此时的国民政府完全是外强中干,就连国内的战乱、天灾都无暇处理。

不过蒋介石还是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坚持要围剿红军。实际上此时的国民政府与日军关系还算可以,一直以来蒋介石都在从日本政府手中购买武器。因此蒋介石认为九一八事变仍有回旋余地,毕竟他一直与日本保持着合作关系。

但随着事态发展,蒋介石逐渐感觉到不对劲了,日军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蒋介石无奈只好同意张学良的意见,将锦州划分为中立区,这能够阻挡日寇侵略的步伐吗?不仅不能阻挡日军步伐,蒋介石的政策还在国内引起了反弹,一时间全国各地学生、爱国人士均发出抗议的声音。

设置中立区的想法不能阻止日寇进攻步伐,蒋介石彻底没办法了。他只能命令张学良死守锦州,这就回到我们上面说的张学良在锦州却不愿意死守锦州了。

可以说东北沦陷是蒋介石、张学良两个人造成的结果,仅把罪过放在张学良身上是不合适的。

民族英雄还是千古罪人?

在这件事上,张学良确实是千古罪人。不过周总理也曾说过张学良是千古功臣,这是为何呢?

客观来说,张学良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人物。他不抵抗的政策让东北彻底沦陷,这一点说他是个千古罪人他就无话可说。

但是,张学良的功绩我们也不能忘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前,张学良与周总理秘密接触过数次,他给当时的共产党提供了很多帮助。当然这些不足以让他成为千古功臣,真正让张学良成为千古功臣的,还是他主导的西安事变。

1936年末,中日局势已非常紧张,但蒋介石仍然像九一八时那样,坚持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张学良十分愤慨,于是他和杨虎城两人发动了一场兵谏,成功让蒋介石同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才让中国人民团结一致抵御外敌,如果放任蒋介石继续内战,恐怕日本人的侵华阴谋就成功了。

张学良在这件事上确实算得上是民族英雄。

对于历史来说,功过不能相抵,只能说张学良在特定情况下做出了一些错误的事情,但在他那个位置上,别人能够做的更好吗?这个问题同样值得我们深思。

以上就是睡前故事365小编整理的关于千古罪人张学良的睡前故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上一篇:林生斌哪里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