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和德国
- 睡前小故事
- 2023-06-27 21:02:12
有人说结盟是一门艺术,毕竟外交关乎到一国生死,不得不慎重。毕竟来说,与谁结盟,如何结盟,都是一个国家的领导者,一个政治家,战略家所必须慎重考虑的。然而这个情况对于德国而言,结盟却像是一个儿戏,因为无论一战还是二战,德国所选择的盟友都不靠谱,两次都选过意大利。那么为什么希特勒在二战里,会选择意大利做盟友呢?
一、德国的困境
一战后的德国,可以说遭受到了来自协约国的,可以说是天价和不合理的战争赔偿要求。不仅要赔偿土地给多个国家,除了交还阿尔萨斯和洛林给法国外,还要把国土割让给波兰、丹麦、比利时和捷克斯洛伐克,此举就导致了德国国土减少了46.78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缩小了13.5%。
而且德国还要背负一笔天价的赔偿金,大约是2000亿金马克。所谓的金马克就是指德意志第二帝国的一种货币,建立于金本位之上。那可以想象,现在让德国赔偿2000亿金马克,无异于是让德国背负了巨额债务。
而军队上,德国也面临着困境,几乎可以说是有国无防的一个状态。首先来说德国军队的灵魂,总参谋部,以后就不能存在了。陆军只能保存十万官兵,还不能拥有重机枪,重型火炮,坦克等装备。德国海军则只剩下破船烂船,海军官兵也只剩下一万人左右。德国空军就更惨,压根就不能存在了。
甚至于,莱茵兰地区和莱茵河东岸五十公里处不得设防,黑德兰群岛也一样,不许德军设防。这就相当于,德军都不能在自己的国门前设防,如果敌人明天打过来,德军就只能等死了。因为德军根本没有可以坚守的位置,只能坐视法军长驱直入,直接打到柏林来了。不能说是开门揖盗,但也和自杀差不多了。
而且法国人还四处联络,寄望于以后可以在必要时消灭德国,其中主要盟友就是波兰。那么可以说,德国已经陷入了一个由法国所编织的包围圈之中,稍有不慎就会死无葬身之地。此时如何快速摆脱这种包围圈,就成了德国政府——无论是魏玛德国,还是后来的纳粹德国,都必须考虑这个问题。
二、南方,德国的突破口
事实上,这种孤立的政治局面,始终困扰着魏玛德国,即便到了纳粹德国时期,也一度困扰着他们。因为德国确实处在一个较为复杂的环境下,如果说得难听一点,德国其实处在包围之下。
虽然说一战后,德国原有的威胁消失,不断在政治上亲法的俄罗斯帝国没有了。而传统的盟友,当然也是竞争对手的奥匈帝国也不复存在。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德国依旧处在一个危险的局面下,这个危险来自战后欧洲的态势,德国的西面是老冤家法国,而德国的东面则是新生的国家波兰。而法国和波兰,对于德国的戒备从未消退,甚至于法波两国曾密谋进攻德国,这就让德国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处于一个被封锁的状态。
但是纳粹德国时期,情况则得到了好转,波兰和法国均陷入了经济危机的后遗症里,而英国则考虑其大陆均势政策,对德国开始了扶持,甚至是有意的纵容纳粹对凡尔赛条约的违背和践踏。这样一来,德国就有了机会谋求一个发展。而他的突破口则是南方,意图吞并奥地利,并得到欧洲另一个资本主义大国,意大利的支持。
谋求意大利的支持,听起来很可笑,但又是一个必然。不同于后世人所认知的,那个羸弱不堪的意大利。在当年,意大利并不羸弱,甚至是很强。虽然意大利因为自身国家的地形因素,其陆军多为轻步兵组成。但意大利仍旧拥有一支强大而现代化,由先进的战斗机和轰炸机组成的空军。更拥有一支,能够和法国地中海舰队和英国皇家海军地中海舰队分庭抗礼,甚至是略占上风的精锐海军。
可以说,如果希特勒想要突破协约国,尤其是法国对德国的封锁,谋求进一步发展,如果没有意大利的帮助是不可能的。这一方面,希特勒对此颇有体会,因为在1934年,也就是希特勒夺取政权后的第二年,他就曾经策划,谋求吞并奥地利。希望通过一种较为快速的方式,迅速吞并奥地利。这个任务由德国国家秘密警察所策划,(GeheimeStaatsPolizei也就是俗称的盖世太保)并在1934年7月25日执行。
然而这次行动十分失败,不仅突袭维也纳总理府的奥地利纳粹分子被捕,意大利还是介入了这场乱局。因为被杀的奥地利总理陶尔斐斯,曾经和意大利缔结了军事同盟。意大利的独裁者墨索里尼,也曾经多次表示,他将竭尽全力地保证奥地利的安全。所以当时墨索里尼勃然大怒,派出了足足四个师进入了奥地利。此时的德国根本无力对抗意大利,双方在军力上不成正比。因此德国也只能选择承认失败,并放弃行动。
不过这件事,让希特勒看到了一个机会。希特勒意识到曾经位于南方,并且四分五裂的奥匈帝国,其遗产是被小国瓜分,而德国如果操纵得当,那么还是可以吃下奥匈帝国的遗产。而且如果能够取得意大利的支持,那么德国的崛起将少掉一半的麻烦。因此,意大利成为了德国的一个突破口。
三、德国在欧洲的唯一盟友
此时的德国,一方面要强化自身,而另一方面则要积极的联系意大利。当然,虽然德国很努力地恢复自身,发展军备。但是短时间要超过意大利,这是不现实的。而且意大利的军事实力,也让希特勒颇为动心。这不光是考虑夺取奥地利的问题,更关键的在于,一旦未来与英法开战。意大利海军有充足的力量,在地中海牵制英法海军。同时,意大利军队也能非常方便的,协同德国进攻法国。
但是讨好意大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尽管希特勒在1934年后,多次向墨索里尼示好,但换来的多是墨索里尼的冷遇。甚至于在一次希特勒拜见墨索里尼时,墨索里尼还羞辱了希特勒,亲自为希特勒颁发了下士军衔。此举无异于羞辱希特勒,因为希特勒在一战中就是下士,如今经常被人讥讽为“波西米亚的粗鲁下士”。现在墨索里尼用这个羞辱希特勒,那真是赤裸裸的打希特勒的脸。
如果照这么看,那么意大利和德国注定不能走到一起。但历史就是这么令人讽刺,当墨索里尼决定入侵埃塞俄比亚时,意大利当即遭到了来自国联的敌视,英法等国开始对意大利进行制裁。这个时候希特勒就坚定地站到了墨索里尼一边,声援并支持意大利。这就让墨索里尼对希特勒的好感,从负数上升到了正数。
而到了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时,随着墨索里尼宣布支持西班牙的独裁者佛朗哥,并排并介入西班牙内战后。希特勒也紧跟着派出了秃鹰军团,帮助佛朗哥内战(实际上也是拯救被苏联志愿者暴打的意大利人)。
当然,我们不能说,希特勒没有自己的计划,毕竟如果西班牙可以加入的话,那么就形成了一个对法国的包围圈,同时还能封锁直布罗陀海峡,可以说一本万利。而且德国能够提供支持,与意大利并肩作战,就已经证明了德国是优秀的盟友。
此时德国和意大利的关系迅速升温,而奥地利问题也就摆在了桌面上。因为对于意大利而言,此时奥地利的价值已经对他们不大。在这个德国经济和军事实力上升的时期,为了保护奥地利这样一个小国,而与强大的德国作战,简直是一件不理智的事情。
尤其是,德国已经撕毁了《凡尔赛条约》,部队开进了莱茵兰非军事区,而英法却对此无动于衷。那么这就说明,法国和英国外强中干,这对于意大利可谓是一个天赐良机。
而意大利的态度转变,也就让德国终于决定了奥地利的命运。同时也决定了,德国和意大利,将成为盟友,迈出其侵略之路的第一步。通过在1936年,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结成柏林——罗马轴心后,轴心国初步形成,而奥地利等国的灾难,才刚刚开始。
结语
事实上,随着柏林——罗马轴心成立后,奥地利,乃至欧洲的命运就已经形成了。而虽然后世对墨索里尼和意大利百般嘲笑。但我们也不能无视意大利的作用,对于当时的德国而言,意大利是个绝佳的帮手。当然了,如果有更好的选择,希特勒也未必会选择意大利。但是,眼下,他只有这么一个选择了。
参考文献:《第三帝国兴亡史》
《二战秘闻》
以上就是睡前故事365小编整理的关于意大利和德国的睡前故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