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宪
- 睡前小故事
- 2023-07-01 09:35:00
#头条创作挑战赛#
(明太祖朱元璋)
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
这一年,穷困出身的朱元璋早已经参加了义军,并且成功成为了义军的领导人,还攻占了集庆(南京)。
一路走来,我想朱元璋应该是感慨万千的。
如枯叶在风中四处摇摆,如浮萍在水中肆意漂流的日子,总算是结束了。
天大地大,他朱元璋总算不用再四处流浪,总算是有自己的地盘了。
我们知道,朱元璋是个很有个人魅力的人,当年他混的啥也不是的时候,同乡啊,玩伴啊,亲戚啊就看准了他是一支潜力股,纷纷来投,现在老朱占据了南京,勉强也算雄踞一方,所以来投奔他的人,更是成群结队,络绎不绝。
在南京站稳脚跟后,朱元璋很快迎来了一波爆发式的人才增长。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朱元璋没有黄金台,但却有十分难得的识人之明。
很快,在这些人才中,一个叫做杨宪的年轻人,引起了朱元璋的注意。
杨宪,字希武,山西阳曲人,投奔朱元璋账下后,担任文书工作。
(杨宪)
老实说,搞文书,那就没什么特殊的。
李善长会搞文书工作,刘基也会搞文书工作,搞不好还比杨宪要搞得好,这么一比,杨宪实在是挺普通的。
所以,这位仁兄之所谓被朱元璋所侧目,是因为他除了搞文书工作之外,还拥有一项十分特殊的才能,那就是,外交工作做得非常好。
朋友们,乱世之际,冲锋陷阵的武将你可以一抓一大把,运筹帷幄的文臣你也能一板砖拍倒一大片,但是能搞外交的人才,却是屈指可数的。
朱元璋已经不是散兵游勇了,更不是什么土匪强盗,而是雄踞一方的霸主,或者说,朱元璋不再是朱元璋,而是朱元璋集团了。
集团化,就代表着正规化,而正规化的发展,光打仗可就不好使了。
朱元璋的发展策略,一直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他需要大量的时间来打磨自己,来沉淀自己,所以,和其它割据势力互通有无,做好沟通工作是很有必要的。
两国交战,先斩来使。
元末农民起义军里,朱元璋是乞丐出身,张士诚是私盐贩子,方国珍是种地的,陈友谅则靠捕鱼过活。
说到底,这帮在后来闪耀历史舞台的枭雄人物们,都是元王朝黑暗统治下的苦命人。
(元末农民起义)
大家没读过什么书,文化水平当然也就不高,所以你就甭指望他们能和春秋时代的诸侯们一样有礼貌,这么来看的话,杨宪搞外交,难度很大。
作为朱元璋的幕僚,兼任外交部长,在别人看来,杨宪每一次出使敌营,那可都是十分危险的,搞不好办错什么事儿,说错一句话,下一秒可就人头落地了。
但让人想不到的是,看起来平平无奇的杨宪,却是一把搞外交工作的好手。
出使敌营,无论是身入险地还是刀剑加身,他总是从容有度,侃侃而谈。
比如,方国珍生性贪婪,杨宪往往许之以利,张士诚性格狡猾,杨宪总是能与其冷静周旋,陈友谅残暴不仁,杨宪面对他时总是面不改色,神态自若,而面对来围剿朱元璋的元军将领时,杨宪又总能一边打哈哈,一边拖延时间。
这些事儿,听起来,写起来很容易,但做起来,并不容易。
荆轲刺秦时,荆轲的助手秦舞阳当场吓尿,北魏刺史元庆和,作战时未见敌人,只听敌声,便望风遁逃。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一个有勇气的人,但当命运之神把你推向那个时刻的时候,你真的能保证,你能站出来么?
只有真正经历过泰山崩于前的人,才知道面不改色是多么艰难。
在靠武力制霸天下的时代里,能够以外交手段见长的人物,是难能可贵的。
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鼓唇弄舌不是杨宪的风格,杨宪要靠自己的能力,改变整个时局的变化。
所以,善于甄别人才的朱元璋,很快发现了杨宪的不同之处。
搞外交,说白了就是频繁地和外界的人,事,物接触,
往小了说,杨宪这人善于交际,往大了说,杨宪必然是一个洞悉人性,洞悉事物发展规律的人。
而这样的人,朱元璋对他的工作另有安排。
这个安排,就是朱元璋集团的检校。
检校一职,始于隋朝,指责所在,为勾稽查核,说白了,就是负责盘查官员,监控舆情,搜集秘闻的情报专员。
是的,朱元璋对杨宪的安排别出心裁,他打算让杨宪干情报工作。
这年头兵荒马乱的,叛乱谋逆时有发生,篡权夺位更是家常便饭,所以,咱们拳头不仅要向外,对内也得时刻提防。
(张士诚)
比如,至正二十七年,朱元璋打败了他的一位强劲对手张士诚,并且很快占据了张士诚治下的浙东。
浙东,在那时节,是天下首富之地,人间梦幻之乡,占领浙东之后,朱元璋很想要在这里颐养天年,但问题是,他此时的志向,已经从割据一方,变成了一统天下。
在浙东过日子当然舒服,但朱元璋知道,乱世争霸就如逆水行舟,不前进,就是一种变相的后退。
过手如登山,一步一重关,宁可一思进,莫在一思停。
这是王家卫电影《一代宗师》中的台词,朱元璋虽然没有看过《一代宗师》,但他的内心坚定无比,他要成为,一代帝王。
所以,朱元璋没有在浙东停留,而是把浙东留给了自己的外甥李文忠来管理。
并且,在临走之前,朱元璋还很有深意地把杨宪也留在了李文忠的身边。
这意思再明显不过了,乃至于不用朱元璋说,杨宪也知道自己要干什么。
监视李文忠的一举一动,如果有反常情况,立刻报告。
看着朱元璋带领大军逐渐远去的背景,杨宪的心中突然发出了一声叹息。
这个名不见转的年轻人突然有点可怜朱元璋,因为他发现,想要成为帝王,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不能相信任何人。
杨宪很聪明,他悟到了这一点,但他还是不够聪明,因为他并没有想到另外一点,那就是:
朱元璋连自己的外甥都不会相信,还会相信你一个小小的杨宪么?
不过,此时的杨宪已经顾不上想太多,因为很快李文忠就开始给他找麻烦了。
李文忠这个人,是个武将出身,但素来喜好文学,算是半个文化人。
他对朱元璋的赤胆忠心毋庸置疑,但问题是,这个人能当上大官,被委以重任,靠的是沾亲带故,而不是能力。
在负责浙东事务时,李文忠很快犯下了一个十分致命的错误,那就是大量任用浙东本地的文人士子为官。
(李文忠)
文人相惜,李文忠这个仰慕文人的大老粗重用文人,这很合理,但对当下的时局来说,这一波操作却并不合理。
朋友们,浙东作为前敌占区,本地的读书人大都曾经给张士诚打过工,而且张士诚这人别的不行,最行的就是笼络人心,所以这帮读书人的成分并不简单,用可以,但要慎重,不能胡用乱用。
那么很显然,李文忠大量任用浙东文人的行为,是极为鲁莽的。
这帮文人数以百计,他们担任着浙东地区的中枢要职,万一图谋不轨搞破坏,把浙东给你弄个底朝天,你李文忠能负责?还是我杨宪能负责?
杨宪没有犹豫,他立刻给朱元璋打了小报告。
出卖同僚?
不好意思,我只是在做我该做的事情。
正在行军打仗的朱元璋接到线报,那是相当生气,他立刻派人把李文忠任用的浙东人文尽数抓来,然后纷纷送上了西天。
人杀了,事儿过去了,可朱元璋还是很生气。
因为他实在是不能相信,外甥李文忠会搞出这么一顿骚操作。
李文忠的操作已然很骚,但让朱元璋没有想到,多年以后,李文忠的儿子李景隆,会在后来的一场旷世大战中,展现出更骚的操作。
前人不知后人之失,而后人亦然不知前人之思。
不过,通过这件事儿,我们可以看得出来,杨宪的确是个十分合格的情报人员,洞悉异常,迅速分析,果断上报,可以说是一气呵成。
只可惜,这样的人,只能生活在暗处。
他要默默地背负上所有的一切沉重,只为了朱元璋的更加轻盈。
他的工作中时刻都充斥着检举揭发和举报,他干得都是出卖同僚的勾当,所以注定他不能见光。
虽然杨宪无法见光,但光明总会如约而至。
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称帝了。
远处烟波浩渺,天上朝阳融金,一派春秋鼎盛,世间万象更新。
(登基称帝)
当年那个在太平乡孤庄村父母双亡,全家惨死,当过和尚撞过钟,做过乞丐要过饭的人,成为了一代帝王。
谁能相信?谁敢相信?谁会相信?
他汉高祖刘邦再次当年也是个基层公务员,我朱元璋可是活生生的布衣啊。
但一切,就这么真实的发生了。
正如乔布斯所说,没有人能够预测未来,因为预测未来最好的方法,就是创造未来。
现在,朱元璋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未来。
登基之后的朱元璋,很快又想到了杨宪。
老实说,朱元璋应该感谢杨宪。
这么多年来,杨宪替他做了很多见不得人的事情,替他承担了很多常人所不能承受的血腥和黑暗。
那些肮脏和罪恶,都由我杨宪来承担,而那些荣耀和灿烂的时刻,只属于,也只能属于你朱元璋。
多年的情报生活已经让杨宪变成了大明王朝独一无二的特工,他阴险,狡诈,冷酷,对待同僚毫不手软,嗅觉敏锐,任何蛛丝马迹,都逃不过杨宪的眼睛。
所以,朱元璋很快把杨宪调回了京师,安排在了中书省。
这个中书省,你可以把他理解为朱元璋时期的内阁,在中书省上班的,那都是朝廷要员,个顶个的都掌握着这个国家的命脉。
对于这样的一群人,朱元璋不得不提防,或者说,朱元璋不得不提防所有人。
在很多人心里,皇帝这个职业,是个香饽饽。
天下三百六十行,似乎当皇帝是最好不过的。
人们会认为,当了皇帝就代表着取之不尽的荣华富贵,就代表着用之不竭的生活资源。
皇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皇帝想要做什么就做什么,似乎只要成为皇帝,就能突破道德礼法上的一切限制。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如果你想要做一个昏庸之主,你的确是可以按照你的幻想去取乐享受,但那样的生活必然不能长久,你迎来的只能是身死国灭的下场。
君不见当年萧宝卷饮恨南齐?君不见当年宋徽宗靖康之耻?
想要活下来,你就必须要做一个好皇帝。
而做一个好皇帝,就代表着,你的幻想将会破灭。
皇帝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你要上朝,你要处理政务,你要接见大臣,你还要教化万民,能留给你的时间,不过是在床榻上精疲力尽酣睡的几个时辰而已。
皇帝不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因为总是会有大臣们不允许你做你喜欢的事情,唐太宗的魏征,朱翊钧的张居正,他们足可以把皇帝管的死死的,皇帝在他们的眼里不是皇帝,而是他们想要的模样。
你想花钱之前,你要掂量掂量国库里的银子还够不够,你要请客吃饭,你要想一想大臣们会不会批评你不够朴素,铺张浪费。
你要耽于女色,流连后宫,你除了要考虑自己身体健康之外,还要明白,史官们会在你死后给你记上什么样的一笔风流烂账。
看见了吧,如果你要当皇帝,哪怕只是当一个守成之主,你也没有办法自由自在的支配自己的人生。
因为从你登基称帝的那一刻开始,皇帝就不再是你的身份,而是你的工作。
你每天最常做的事情,只会是正襟危坐的坐在龙椅之上,俯瞰天下。
实际上,你也不知道你在看啥,但你还是要那么坐着。
因为你头顶并不轻盈的冕旒上垂下来的一串串的珠子都在无时不刻的提醒你:
不能乱动,一动,我们就会随风起舞。
(冕旒)
如果说以上这些你还可以忍受,那么接下来的经历,也许会让你望而却步。
在作者看来,作为一名皇帝,他人生中要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他无法再相信任何人。
比如,他的孩子们,不会期盼他长寿,尤其是他选定的太子,更希望他早日驾崩,自己好早登帝位。
再比如,他的臣子们,不会跟他真心实意,大臣们畏惧他的同时也在算计着他,而这算计往往又充满了不真诚和欺骗。
又比如,他的妻子们,不得宠的咒骂他早死,已得宠的,尤其是孩子已经被立为储君的,更无时不刻的期待着他的死亡,因为只有老皇帝死了,女人的身份才会更进一层。
现在,你还想要做皇帝么?
我们的人生往往有无数个选择,但朱元璋没得选,他只能继续前进。
因为,朱元璋不是一个虚拟的故事中的人物,而是一个真实的,在历史中存在过的人。
故事和历史,其实是不同的。
故事有主人公,主人公也许还会有主角光环,反派极有可能死于剧情杀,故事有缘起,会缘续,也会缘灭,然而,历史没有开始,也没有结局,历史更不存在C位。
你说朱元璋是皇帝,但他未必是主角,你说杨宪是臣子,但他也未必是配角。
因为终归来说,江山是主人,人只不过是客人。
所以,客人朱元璋在有限的时间里,要守护好自己的家。
在他登基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对杨宪寄予了很大的期望。
正如当年在浙东调查和监视李文忠一样,朱元璋同样希望杨宪可以成为中书省的一颗钉子,负责监视好大明王朝的这些文武百官。
(中书省)
然而,结果终不能如朱元璋所愿。
没有人愿意一直生活在黑暗之中,也没有人可以终其一生都背负着散发着腥臭味的罪恶的污秽。
回到京师,来到中书省的杨宪不再做那个隐藏在黑暗中人,他要抓住这次机会,堂堂正正的为臣,为人。
他要创造政绩,他要走上高位,他还要拥有权力。
这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他不知道朱元璋愿不愿意给他重新做事的机会,但至少,他如愿的得到了中书左丞的职位。
中书左丞,大明王朝的三把手,从一个底层的情报人员混到这一步,实在是不太容易。
如此剧烈的身份转变很快让杨宪开始忘乎所以,他随即将矛头对准了他的两位同僚,胡惟庸和李善长。
消灭中书右丞胡惟庸,和中书政事李善长,那么自己就将会成为明王朝的第二号人物。
天子之下,是我杨宪的天下。
老实说,作者很想要把这三个人的斗争故事,以及之后的权谋之战,写他个三千五千字,但很可惜的是,史书的记载到这里戛然而止,我们唯一能知道的后续发展就是:
在杨宪无限接近权力中心的那一刻,他犯案被诛,死了。
当年在枭雄们之间游刃有余,当年在官场上伺机而动,当年成为大明王朝的守夜人...
所有的理想和抱负,所有的期许和承诺,如今化为了一场幻梦,全部都被湮灭。
犯了什么案子,怎么死的,不好意思,不知道。
(君臣)
在朱元璋的时代里,皇帝不会允许任何一位臣子的权力过大,所以之后胡惟庸会死,李善长也会死。
但我们能知道,胡惟庸的死,一方面是他自己咎由自取,另外一方面,是因为皇帝想要借势废黜丞相制度。
李善长的死,不过是胡惟庸案的尾声,是皇帝牵强附会之下的一场冤案罢了。
可杨宪呢?
他替皇帝办了那么多事儿,他替皇帝擦了那么多屁股,怎么就不明不白的死了呢?
不好意思,无可奉告。
我想,有些读者看到这里,一定会朝我扔臭鸡蛋。
你这写了个什么啊?结果都没交代?到最后什么也没说明白?这杨宪也太普通了啊?他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儿啊?
的确,于胡惟庸,李善长,汤和,刘基来讲,杨宪只是个小人物,还是个有头无尾的小人物。
他曾经短暂的闪耀于朱元璋的创业中后期,为我们昭示了这位大明帝王的心路历程,又仓促的在政治舞台上一闪而过,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的疑惑。
没什么,实在没什么,也没什么可写的。
但作者,还是把他写了出来。
正如我刚才所说,历史虽然没有开始和结束,但杨宪作为历史的一部分,他个人是有开始,有结束的。
徐达,常遇春,蓝玉,他们见证了洪武时代的风起云涌,胡惟庸,李善长,刘基,他们诠释了朱元璋的帝王权谋,但我们在关注宏大时代的气象之余,是不是也可以驻足观赏一下那些历史舞台上的小小配角呢?
不是因为猎奇,也不是因为个性,更不是想要标新立异,而仅仅是因为,我们关注他们。
正如北京大学历史教授罗新所说:
《漫长的余生》:我们关注遥远时代的普通人,是因为他们是真实历史的一部分,没有他们,历史就是不完整的。
以上就是睡前故事365小编整理的关于杨宪的睡前故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