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令诚
- 睡前小故事
- 2023-07-02 10:58:33
面对长驱南下的安禄山叛军,沿途各州郡望风而降,唐朝在河北和中原的大量领土沦陷,这样的情况让朝廷上下感到非常震惊。为了应对战争的威胁,唐玄宗李隆基先后召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等名将入朝,让他们组建军队,负责平定安禄山的叛乱。然而这些名将面对安禄山的叛军时却失去了往日的威风,他们屡战屡败,以至于潼关失守,长安沦陷,李隆基带着唐朝朝廷不得不南下至蜀中避难。复盘这阶段战争中唐朝失败的教训,可以发现这其中除了叛军的强大、唐军的衰弱和中原的空虚以外,战略决策方面的失误也是主要原因。
一般认为,李隆基冤杀名将高仙芝和封常清是犯下的第一个重要战略决策失误,也是导致战局失控的主要原因之一。高仙芝和封常清都是唐朝西北边境的名将,都担任过安西四镇节度使和安西大都护的职位,曾经是唐朝在西域权力最大的重臣。他们两人被誉为唐朝的“帝国双璧”,在唐朝平定吐蕃、大小勃律等国战乱,统治西域各国的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由于在西域作战时的战功使得他们声名显赫,所以李隆基对他们也抱有很大的希望。然而他们在面对安禄山的叛军时却丧失了往日的威风,在战争中一败再败,最后只能退守潼关。
而这个时候宦官边令诚却上奏高仙芝和封常清无故弃地和贪污军粮,使得李隆基大怒,派边令诚处死了这两位名将。历史上认为李隆基冤杀两位名将是战略上的重要失策,也是唐军放弃固守潼关战略的开始。而这个战略的改变,也使得唐军不得不直面安禄山的精锐叛军,这也为后来潼关失守和长安沦陷埋下的大患。在分析李隆基处死高仙芝和封常清的原因时,很多人认为李隆基对边令诚的谗言偏听偏信,所以才酿成了这样的大错。可是结合史书前后的记录来看,这种说法其实是一厢情愿的,李隆基处死高仙芝二人的原因并非如此简单。
实际上从开元年间开始,唐朝就进入了频繁对外战争的状态。不论是在西北对付吐蕃、大小勃律、东突厥汗国,还是在北边的契丹、奚族等少数民族,都是有着不少败绩的。比如高仙芝在中亚怛罗斯之战中败给大食国军队,使得安西四镇的精锐全军覆灭,葱岭以西的大片领土落入敌国之手。又比如安禄山在对契丹和奚族联军时战败,使得当时的幽州节度使张守珪上奏将其处死。然而李隆基并未对这样的败绩进行太严厉的处罚,可见他对于“胜败乃兵家常事”这句话还是有着充分认识的,对将领的败绩也表现得足够宽容。
边令诚上奏的关于高仙芝和封常清的问题,其实根本无关大局。在边令诚上奏之前,封常清就对自己战败的事情进行了上奏,李隆基对其说法还是比较肯定的。李隆基没有对封常清作太严厉的处罚,只是削除其官爵,发往高仙芝的大营中待命。由此可见,李隆基仍旧对将领的胜败表现出宽容的态度,并没有想要赶尽杀绝的意思。而且在此之后,高仙芝和封常清退守潼关,阻断了叛军西进的关键道路,也稳定了长安人心惶惶的局势。而从整个战局上看,高仙芝和封常清虽然丢失了洛阳和中原腹地,却也稳住了局势,带来了胜利契机。
当时的战局虽然对唐军非常不利,河北和中原大量领土沦陷,就连东都洛阳都丢失了。但高仙芝和封常清退守潼关要道,挡了叛军西进的关键之路,也将叛军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潼关是中原西进长安的必经之路,在历朝历代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此地有函崤之险峻,出了名的易守难攻,以高仙芝和封常清的本事只需固守关隘,叛军就一点办法都没有。而与此同时,朔方、河西、陇右等精锐军队已经朝着长安进发,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和河东节度副使李光弼已经率兵东进,直扑河北重镇常山。
如果高仙芝和封常清没有被冤杀,得到西北精锐支援的他们,必然让叛军在潼关外碰得头破血流。只要再过几个月,郭子仪和李光弼突破叛军的河北战线,攻占常山和河北全境,就把安禄山的军队直接切为两段。安禄山被困在中原洛阳一带,如无根浮萍,首尾不能相顾。而史思明则被压迫在范阳、平卢的老家,根本无力救援安禄山。这样的战局可以说把安禄山陷入了绝境之中,被唐军包了大饺子。战争按照这个方向发展,不出一两年战乱就会被平定,而李隆基也不至于带着朝廷逃到蜀中去避难。
可以说从当时的战局来看,这条战略路线是非常清晰的,李隆基不应该有如此大的误判。可是李隆基却仿佛昏了头,做出自毁长城的举动,放弃了固守潼关的战略,实在让人难以理解。难道区区一个宦官边令诚,就能让李隆基一改在军事方面宽容的态度,不惜自毁长城杀死高仙芝二人?说实话,从史书上看这是说不通的。边令诚被认为是奸臣宦官,实际上也就是冤杀高仙芝二人的案子,除此之外,史书中并没有记载更多关于他的资料。边令诚虽然是李隆基派驻在高仙芝身边的监军,但要说对李隆基有多大影响力,史书上并没有直接证据。
实际上从高仙芝在西域崛起开始,边令诚就已经是他的监军了。两人共事多年,而且出生入死,要说又多大矛盾导致谗言构陷,这也是没有道理的。史书上说因为高仙芝在出发前没有听边令诚的,所以边令诚要向李隆基进谗言。可史书却没有说什么具体的事情,这就显得很荒谬了。两人是一起共事十多年的老同事,为人处事都是非常了解的。如果有什么解不开的仇怨,那早就爆发了,还能等到安史之乱吗?他如果要置高仙芝于死地,那怛罗斯的战败岂非最好的理由,为什么要在这个说不通的事情上动手?
因此史书上说边令诚因为私人恩怨构陷高仙芝是说不过去,在情理上存在很大的矛盾。而李隆基就因为边令诚一句话,就要处死高仙芝和封常清两位名将,这更加让人觉得可疑。因此要解释其中令人怀疑的细节,需要从更多的史书上寻找答案,而不是盲目地信任史书。
结合后来李隆基让杨国忠逼着哥舒翰出关迎战叛军的史实,可以发现李隆基在这场战争中心态是非常失衡的。而失衡的原因很大可能是来自于他对安禄山的仇恨,让他失去了一贯的理智。高仙芝和封常清之死,很可能也是这个原因让他产生决策失误,做出了自毁长城的决定。
高仙芝和哥舒翰、安禄山一样都是外族人,他们因为这个身份而被李隆基重用。前文讲述过,李隆基习惯调集边境重将到朝中任宰相,以分化瓦解宰相把持朝政的权力。李林甫为了减少自己的政治压力,提议重用胡人和寒门出身的边将,于是安禄山、哥舒翰、高仙芝等人便备受重用。高仙芝本身是高句丽人,由于其父跟随唐军在安西作战,所以也加入了安西的军队。李林甫认为这些外族将领在中原没有根基,而且作战勇猛顽强,所以向李隆基推荐。所以在天宝年间,高仙芝、安禄山、哥舒翰这样的外族将领,是比汉族将领更受欢迎的存在。
在叛乱发生以前,安禄山是最受李隆基信任的胡人,没有之一。李隆基对安禄山给予了最大的支持,甚至支持他和杨国忠打对台,可以说是毫无保留的信任了。然而安禄山却背叛的李隆基,这给李隆基带来的打击可想而知。从史书上看,当叛乱的消息传到长安时,李隆基首先是不相信的。直到各地的战报纷纷汇聚,他才从自己的盲目自信中清醒过来。从此之后,李隆基对胡人的信任就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由于长期提拔胡人将领,所以军队中掌权的大将几乎都是胡人,这使得他对继续使用胡人将领军表现出犹豫的状态。
一方面军队中大部分将领为胡人,汉人名将屈指可数,要平定安史之乱只能依靠这些胡人将领。另一方面安禄山叛乱的前车之鉴还在,他对胡人的信任掉入低谷,惧怕这些胡人跟着发动叛乱。所以在面对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提出的,退守潼关固守的策略时,他心里是存在很大疑虑的。而当时关中军队空虚,所有的军队,包括加急招募的数万新兵都交给了这些胡人将领。如果这些胡人趁机而起,与安禄山呼应,那唐朝就只能被灭亡了。所以李隆基非常关注军中的变化,派出了像边令诚等监军,同时也让杨国忠催着军队出关作战。
高仙芝和封常清放弃陕郡的几百地,退守潼关险要关隘,在军事上是非常优秀的选项。但是站在李隆基的角度,心里失衡的他就变得多疑起来,担心在潼关聚集重兵的高仙芝成为第二个安禄山。当时长安城中无兵可派,而陇右、朔方、河西的援军则还没有到,正是关中空虚的时候。如果高仙芝要反叛唐朝,那是没有人能阻挡的。所以在这种心态的影响下,李隆基做出狭隘的战略决策,杀死高仙芝和封常清以减少兵变的风险。可是这个战略决策,却断送了固守潼关带来的良好战机,为后来安禄山攻破潼关和占领长安埋下大患。
综上所述,高仙芝和封常清之死是李隆基个人问题导致的战略误判,也是他在安史之乱中做出的最大错误决策。这根本原因还是在安禄山叛乱,进而胡汉之别的政治斗争之上。宦官边令诚只是史书上用来填坑的小官而已,他没有能力和资格左右李隆基的决策。在李隆基对胡人进行猜忌之时,作为和高仙芝共事十余年的老搭档,他甚至不敢给高仙芝说话,否则结局和封常清没什么两样。可以说安禄山的背叛不仅从军事上把唐朝打蒙了,而且也从心理上让李隆基彻底晕菜,以至于在战略决策时才昏招频出。
以上就是睡前故事365小编整理的关于边令诚的睡前故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