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桂 崔莹
- 睡前小故事
- 2023-07-11 10:54:39
明朝建立没多久,高丽王朝倒数第三任国王王禑便主张讨伐明朝。
王禑这个人出身有争议。与吕不韦、赵姬、秦庄襄王、秦始皇的人物关系类似。
他的母亲是当时高丽权臣辛旽的侍婢。有一天,被高丽倒数第四代国王恭愍王意外看上,临幸后,才生下的他。
但古代的侍婢就是主人的玩物。谁知道恭愍王临幸前后,这个侍婢有没有怀上辛旽的胎?而且,从王禑出生开始,直到七岁,他们母女都是一直生活在辛旽的家里。在这种情况下,王禑到底是谁的儿子?谁又说得清楚?
因此,尽管恭愍王承认王禑是自己儿子,并大大方方地把王禑当作继承人培养。可一直到现在,王禑的出身都是个迷。
王禑知道别人整天嚼自己的舌根子,说自己不是先王亲生儿子。有些权臣甚至还借此想把自己搞下台。当时的王禑就开始改革政治,试图加强王权。
可是,王禑在改革政治的过程中,遭到了权臣抵制。王权始终未能得到加强。
明初形势图
既然对内加强王权的路走不通。那显然,只能是通过对外战争,先加强个人威望,再对内加强王权了。
当时的王禑也是打算这么做的。
所以当他与明朝闹掰后。他的第一反应就不是高丽国小势微,惹不起大明。如果自己出兵与大明交战,恐怕会被大明灭亡的下场。而是觉得自己这回如果不能硬气一把,恐怕以后嚼舌根子的人会更多。到时候会有更多的人说自己来路不正,想着把自己搞下台。
既然反正都是要下台或被弄死,那还不如和朱元璋搏一把。
其实,不只是王禑,他老爸恭愍王刚刚继位的时候,也面临过类似的情况。
恭愍王刚继位初,外有元朝干涉,内有权门势族跋扈,整个高丽王国土地兼并严重,国王的威望扫地。
为了重振王权,恭愍王想到了改革。如废除政房、设立田民辨正都监等。
可改革才刚刚开始,高丽的豪强就派人到元朝打小报告。后来在元朝和豪强干预下,恭愍王的改革无果而终。
因而,自这次失败的改革后,恭愍王就把目光瞄到了外部。他意识到,自己的改革在元朝干涉下是无法实现的。要想改革成功,自己就得先取得对元朝的胜利。
元朝后期形势图
只不过,元朝强大,他一直不敢动手。
至正十六年(1356年),恭愍王认为时机已到,便趁着元朝与红巾军激战之际,铲除了高丽国内以奇辙为首的亲元派。并且,还攻陷了元朝设在半岛的双城总管府和合兰府。
事后,由于元朝忙于内斗,无力报复。因此便默认了恭愍王的所作所为。
也是从这时候开始,高丽王朝算是摆脱了元朝的控制,重新成为一个自主的国家。仅仅只是在形式上还保留与元朝的宗藩关系。
既然,恭愍王可以通过对元朝的斗争,强化自己的王权。那在王禑看来,自己当然也可以仿效了。
另外,王禑在位时的宰相崔莹,也是个著名的对外强硬派。他早年曾带着两千高丽军,配合元廷在六合、淮安、泗州、和州等地,镇压过红巾军起义。有确切资料表明,他与张士诚交过手。由于南京六合是朱元璋的地盘,因此也有人怀疑崔莹很可能与朱元璋也交过手。
那么,他与红巾军交手的战果如何呢?按照韩国人的说法,“全师而回”。也就是说,他没吃过大亏。在中原打了大小几十仗,最后还能把部队再带回高丽。
崔莹
回到高丽后,崔莹又接连打过几仗。先是击败了东征高丽的红巾军,接着又击败了元朝对高丽的入侵。凭这份战绩,他在韩国历史上也算是一代名将了。
正因为有这段经历,所以当明朝派人到高丽施压,要求王禑向明朝缴纳巨额岁贡,同时还要求王禑承认明朝对铁岭的统治权时(不是现在辽宁的铁岭,而是今天朝鲜江原道的高山郡和淮阳郡一带),崔莹怒火中烧,强硬表示,大明皇帝“征求无厌”,一定要反击!
王禑急着加强王权,本就有意对外发动战争。现在宰相崔莹也是个对外强硬派,极力主张对明朝开战。朝廷的一二号统治者,一拍即可。
那高丽对于明朝对半岛北部的领土要求的回应,自然就是武力反击了。
关于明朝对高丽的巨额岁贡要求和领土要求,这里插一嘴。
高丽向明朝臣服之初,朱元璋对高丽没什么要求,甚至就连高丽一边与北元打交道,一边与明朝打交道,这种两面三刀的行为,朱元璋都不生气。
王颛
关键是恭愍王遇刺,王禑继位前后,高丽因为国内局势动荡,杀了明朝使臣。而高丽方面在杀了人后,也没有第一时间赔礼道歉。
可能在高丽方面看来,自己也杀过元朝的使节团,元朝不计较。既然元朝不计较,那明朝估计也不会跟自己计较。等时间过去,再派人去解释原因,这事就能糊弄过去。
但他们不知道,朱元璋可不是元顺帝。
于是,朱元璋就派人斥责高丽国王,并要求高丽每年上贡,且巨额巨大(以高丽的财力而言)。如果不从,自己“必讨无赦”。
当时高丽与北元的关系不好,同时惹不起北元和明朝,便只好向明朝纳贡。可时间长了,以高丽国小民穷的情况,承担不起进贡压力,是必然的。于是,高丽人也就产生了对明朝的不满之情。
后来,明军收复辽东。由于元朝在半岛上曾设立过管理机构,就是被恭愍王攻陷的双城总管府和合兰府。朱元璋就派人跟王禑打招呼:“铁岭北,东西之地,旧属开元者,辽东统之。铁岭之南,旧属高丽者,本国统之。各争疆境,毋侵越”。
朱元璋
在朱元璋看来,自己的要求合情合理。但高丽方面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朱元璋现在要求的地盘,是高丽故地,只不过当年被元朝占去了。现在高丽收复了,岂有被明朝再夺回去的道理?便不接受明朝的领土要求。
其实这种领土争端问题,就是典型的你说你有理,我说我有理。以明朝的立场,整个半岛北部还都是中华故土呢。唐朝时的半岛南部也大唐领土呢。三韩土著进入北部地区才多久?
所以说白了,这个事本就不是讲理的事。而是谁有实力谁占。
朱元璋认为自己有实力,所以提出了高丽人离开,明朝打算在这里设立铁岭卫,并且还让自己儿子辽王朱植来驻守的指令。
高丽方面认为自己也有实力,认为明朝不足为惧,于是便拒不同意,同时还决定对明朝进行反击。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王禑杀死明朝使臣21人,并扣押下了5人,下令停用明朝洪武年号,废汉服行胡服。向元朝靠拢。同时,征兵八道,共征军共38830人,加上5万多随军杂役,对外号称十万,任命李成桂为负责人,正式对明朝开战。
崔莹
在国君王禑、宰相崔莹看来,高丽又不是没打过强敌。红巾军、元军、倭寇,高丽男人都打过,没输过。明军算什么啊?
不过,带队的李成桂可不这么认为。
恭愍王当年杀高丽国内的亲元派,还夺了元朝设在半岛的双城总管府和合兰府,元朝是没有报复。可那是啥背景?元朝内忧外患,因为需要高丽帮忙才懒得报复。现在明朝新立国,蒸蒸日上,敢去招惹,不怕被捶死?
崔莹是打败过元军,与红巾军屡次交战也不落下风。可元军入侵时,崔莹面对的不过是一万元军残兵。那时的红巾军与今时今日的明军也是两码事。
元军和红巾军,李成桂也打过。他对双方的实力差距是比较了解的。崔莹老糊涂了,竟然以老眼光看明朝,怕不是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所以率军出征不久后,李成桂就给王禑和崔莹打报告,提了“四不可”,要求回军。
但王禑和崔莹不批准。加上高丽军队知道此次远征是九死一生,大量士兵逃亡,导致这仗根本没法打了。于是,李成桂干脆造反,带兵杀回开城,流放了王禑和崔莹。
李成桂
之后,李成桂在高丽大权独揽,陆续废掉两任国王。并与明朝交好,取得明朝信任,在明朝承认下,建立了李朝。
明朝方面,由于顾虑到东北地区还有残留的元朝势力,为避免李朝倒向蒙古,便也做出一定让步,把预备设在半岛的铁岭卫,迁到了今天沈阳市的奉集堡,之后又迁到现在的铁岭。
双方的领土争端看似是暂时解决了。
但是,李成桂这个人表面上看起来老老实实,实际上一肚子阴招。他知道朱元璋虽然下旨迁走了铁岭卫,但明朝仍没有正式放弃,以后干掉北元,肯定还会再来。于是,他便一面跟明朝谈判、示好。一面偷偷在边界搞事,阻止明朝在鸭绿江东岸重设铁岭卫。
如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李成桂派人招募女真人,偷偷潜过鸭绿江,打算在辽东劫掠。
朱元璋得到情报后,一面下令禁止李朝贡使来明朝,一面指示辽东都指挥使司加强边境的防卫,同时还下令左军都督府派人前往辽东来回巡视。
明初争议地区示意图
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到建文四年(1402年),李朝在边境与明朝暗斗了数年。
李朝方面不敢与明朝正面叫板,但屡屡在边境搞事。明朝因为辽东明军缺乏粮食供应,也没有出兵惩治。
趁着这个机会,李朝在争议地区逐渐站稳了脚跟。
建文四年(1402年)后,由于朱棣修改了朱元璋开拓东北的政策,改变了扩张方向,彻底放弃了对鸭绿江东岸的领土要求。因此,也是至这开始,本打算设在半岛的铁岭卫,无论是实际上,还是名义上,便都被明朝放弃了。而朝鲜无论是实际上,还是名义上,都把国境线推到了今天的位置。
以上就是睡前故事365小编整理的关于李成桂 崔莹的睡前故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上一篇:刘邦用人之道
下一篇:假扮铜人把执勤女警吓出表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