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林故居
- 睡前小故事
- 2023-07-19 13:36:26
记忆李庄
口 王勇
新的一年开始的时候,北京在农历正月初五拆除梁思成和林徽因的故居成为文化热点新闻,而几乎与此同时我却走进了他们的另一处故居——宜宾李庄上坝村月亮田。梁思成、林徽因1931年至1937年间租住于北总布胡同3号四合院,那是两人对中国建筑史及文物保护做出重要贡献的一段时期,在此居住的6年时间里,他们从那里出发,完成了对中国古代建筑群落的大部分考察。他们与刘敦桢等中国营造学社的同仁们踏访了15个省200多个县,测量、摄影、分析、研究2000多个建筑文物,发现了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好的石拱桥——河北赵县隋代赵州桥、世界上现存最高的木构建筑——山西应县辽代佛宫寺木塔、中国现存最伟大的唐代建筑——山西五台的佛光寺等等。20世纪30年代梁林故居是北平文化界人士重要聚会场所,金岳霖、沈从文和萧乾等都是这里的常客,冰心在小说《我们太太的客厅》中描述的就是林徽因的客厅。
抗战的炮火使得华北不能放下一张平静的书桌,梁思成和林徽因在湖南、云南辗转漂泊了两年之后,他们来到了又一处住了六年的处所。1939年秋,梁思成带领中国营造学社的同事从昆明入川,在沿着岷江、嘉陵江和川陕公路考察了30多个县,调查古建筑、崖墓、摩崖石刻、汉阙等长达半年之后,川南宜宾一个名叫李庄的镇子收留了他们六年。1940年,在当地开明士绅罗南陔等人的引荐担保下,“中国营造学社”一行人在李庄落脚,在李庄贫病交织的日子,梁思成和林徽因悉心指导着营造学社的弟子,并在陋室中完成了10多万字的《中国建筑史》。人的一生没有很多的六年,梁思成、林徽因在上坝村月亮田一住又是六年,六年时间铸就了中国建筑史的辉煌。
北京的故居拆除了,李庄的还在。知道李庄这一处地方已经很久了,几次到宜宾我都动过到李庄看看的念头,然而始终未能成行。今年再到宜宾,我是早就下定了走走李庄的决心的,到达宜宾的第二天是正月初七,在宜宾南岸的汽车站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队才买到李庄的车票,结果比去李庄路上花费的时间还要多,原来李庄是这样的近,花五元车费和半个多小时的时间就到了,而我至少动了五年的心思实现起来竟是这样的容易。
距离宜宾仅十九公里的李庄在长江的南岸,因镇境有一天然大石柱俗名“李庄”而得名。镇子依长江繁衍生息,形成了“江导岷山,流通楚泽,峰排桂岭,秀流仙源”的自然景观。其建镇史距今已有1460年,是长江边上的千年古镇,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古镇”之称。
和我走过的许多南方古镇一样,李庄也没有什么过于独特的地方,但文化与历史的优势总是更容易为一个地区塑形。李庄古为渔村,汉代曾在这里设驿站,由于濒临长江,舟楫往还,多在此停留,在明、清时候就成为了水运商贸之地。现仍保存的明清古镇格局和风貌,石板街道,幽深的院落小巷,风火山墙,雕花门窗,古色古香。禹王宫、东狱庙、南华宫、天上宫、祖师殿、文昌宫、慧光寺、张家祠堂、罗家祠堂、四姓大院民居、肖家院民居等,都是李庄古镇招徕外来游客的宣传名片,那是古镇沧桑的容颜。
不能免俗,在车站下车后,我开始在镇子上闲走。凭我的游走经验,游览这样的一个镇子是不需要借助导游的,现在很多的导游缺乏文化,导的往往是利欲。自己随意地走,每一处都没有先念的东西误导你,所有的都是自己的发现。结果我走的是与别人相反的一条游览路线,从车站直接走到魁星楼,那里已是旅游路线的出口,我就从别人的出口进入,减少了购票之类的事情,在镇子里随意地走,随意地看,居然一样地把李庄所谓的几绝都看到了。
女子舞草龙被说成是李庄独有、别处未见的一绝。但我以前确实看过泸州的草龙,只不过这次的观感更直接,用时下流行的俗烂说法叫做亲密接触。慧光寺是李庄现存最大的清代建筑,原名禹王宫,建于清道光十一年,应该是湖广移民的会馆,大山门上面有赞颂大禹治水“功奠山河”的匾额和石刻对联,九龙石碑远近闻名。抗战中国立同济大学校迁驻李庄,这里是本部驻地,2001年8月同济大学在此挂牌为“四川李庄同济大学爱国荣校教育基地”。禹王宫解放后为李庄粮站仓库,现在是一处佛教场所,取《无量寿经》中“慧光明净,超逾日月”之意更名为慧光寺。寺内的古戏台保存完整,台基上还有单钩栏和古代戏剧故事浮雕,据说1942年5月国立同济大学三十五周年校庆就是在这里召开的,同济大学和江安国立剧专在这里联合上演过曹禺的《雷雨》和《日出》。
农历的正月初七,游览李庄的人并不多,天空中偶尔漂移着几根雨丝,草龙就摆放在慧光寺门外的山墙上。草龙是稻草或麦草编结的,龙头、龙尾和若干节龙身并不相连,分别由舞龙女子举在手中舞动,龙身上下左右翻腾,姿态灵动。和别处一样,舞龙舞的是一种气韵,一种精神。
作为一处旅游地,吃是必不可少的。民间流传李庄刀口蒜泥白肉是周武王起兵伐纣,起义各路人马将身首断开的妖狐苏妲己割片蘸上蒜泥分而食之,因其肉片薄而长,且用一支筷子裹而食之,俗名“裹脚肉”。抗战期间留芬饭馆才将裹脚肉改名为李庄白肉。街面上到处都有李庄白肉上中央电视台的宣传广告,据说还有一种名叫黄粑的糕点,但我毕竟素不喜欢饕餮,站在长江边上,天空阴寒,临江的码头有石梯层层叠叠而上,通往大街,我更关注的还是古镇的文化。
在李庄行走,不能回避的是那些古街古巷里的手工,酿酒的作坊,制作糕点的摊子,以及生产日常用具的铺子,都将你带入另一片时光的空巷。自主产业结构的小城镇,都会以某些较大的群体或者家族居住,这也奠定了其社会结构与生存方式。居住空间衍化为集市(商业)空间,其经济模式与特色也就随之确立下来,最初无一例外地是密集的手工业带来的财富,由此衍生了乡镇的生活观念与方式,继而形成其独特的文化。这或许就是人们醉心于那些古镇的缘故。
但当大规模的工业代替了手工业之后,经济模式与文化也就显得逐步地趋同,并最终被湮没。文化的功能往往显得非常有限,在现实利益的抢逼之下,往往会被泛化,被功利性地利用为创造利益的借口。文化的功能与力量反而会在文化的名义下被消解,“文”往往被利益诉求而“化”掉,只有那些能够带来经济开发价值的文化才能得以保护,而保护的目的仍然还是离不了开发。
古老文化的式微,这也是李庄以及很多与李庄一样的古镇无法避免的。李庄曾经是南溪县的县治和戎州(宜宾)的州治,但李庄的声名鹊起与抗日战争有着密切的关系。自1939年“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应”十六字电文发出起,国立同济大学、金陵大学、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中国营造学社等十多家高等学府和科研院所迁驻李庄,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如李济、傅斯年、陶孟和、吴定良、梁思成、林徽因、童弟周、梁思永、劳干等云集李庄达六年之久。童弟周在这里接见李约瑟,梁思成在这里完成《中国建筑史》这部扛鼎之作,使李庄成为抗战文化中心而闻名遐迩,这对宜宾地区,特别是对李庄的科学文化促进很大,要不然李庄依然像别的古镇一样缺乏文化的多元。
但是,商业化时代,那些曾经多么多么让人揪心的可爱的事物和情感,却在黑沉沉的无声无光中被淡漠和消亡,远走得干干净净,奇怪的是人们却麻木得无知无觉。吃多了文化快餐的口味已不适宜于慢品细咽真正的美味。因为至味总是朴素的,沉静的,对味蕾的冲击力小,而回味的空间却很大。回味不是忙碌的人干的。
梁林故居自然是要去的,林徽因至今在年轻人眼里也只不过是一个美女加作家,实际上他们更感兴趣的不是作家而是美女。上坝村的月亮田的营造学社,梁思成、林徽因七十年多前曾经居住了六年的地方,掩映在一片青翠的竹林里,而今已经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梁再冰少年玩伴的儿子担任着守护这片园子的任务。
从镇子到月亮田,我走的是一片田地里的小路,当年的梁思成、林徽因可能也像我一样穿行于长满野草、蔬菜和树木,布满泥泞的田间小径。在一片民房的巷道里打探,人们顺手指给我营造学社的所在,既没有多少惊讶,也没有多少兴奋。时光沉寂之后的园子很空,尽管我没有买门票,唯一的看护者还是把我放进了园子。清代晚期的四合院式建筑,天井后的一排房屋中还居住着上坝村的村民;墙上挂着梁思成当年的窗下工作照,木格的花窗,阳光洒落在窗下的办公桌上。
遥想当年梁思成、林徽因居住在这里很是拮据,由于林徽因身患肺病,他们的薪水大都买了药品,最后实在山穷水尽了,梁思成只得到宜宾去典当衣物,衣服当完了,便把陪伴了自己几十年的派克金笔和手表送到当铺,但换回的不过是两条草鱼。提着两条草鱼回家,梁思成幽默地对林徽因说:“把这派克笔清炖了吧,这块金表拿来红烧。”然而他们却在如此艰难的境况里完成了影响世界建筑学的《中国建筑史》。我们很多人都有一个观念,总是认为现在的一定是胜过过去的,未来的一定是胜过现在的,年轻的一定是胜过老年的,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物质的丰富,我们在学术上却依然难以超过那些民国时期、二战时期的学人,他们修德、修性、修能成就为一代大家,而今的所谓“名人大师”们依然难以望其项背。在那样艰难的年代,营造学社依然培养出了像罗哲文那样的学人,今天发达、科学的教育不知道为什么总是培养不出几个在世界上产生深远影响的学人?
在我流连梁、林旧居的过程中,只来过一拨三两个年轻学生模样的游览者,年轻女孩子对林徽因的赞叹也仅止于是一个美女。在今天“丑人有罪”的风气下成长的孩子看人当然更多的是外在,但对于林徽因我还想多啰嗦几句,尽管人人今天都在追捧美容,但像林徽因那样的美女确实是越来越稀少。林徽因向来是一个群体的中心,不管是远远向往着的群众,还是登堂入室加入她的沙龙的客人,总是一群男人如壁脚灯一样地抬头仰望她,用柔和的光线烘托她,愈发显得她眼波灵转,顾盼生姿。三十年代金岳霖曾题“梁上君子、林下美人”的对联赠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冰心提起林徽因,开口就说:“她很美丽,很有才气。”今天的美女极少有林徽因那样的才华,林徽因不仅是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参与过新中国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而且在在文学创作方面著述甚多,诗歌、散文、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不乏《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九十九度中》这样的佳作。
时光之笔往往很潦草,抹不去的是那些斑驳的印记。走在月亮田的泥泞小道上,竹林,菜圃,稻田,以及那些躲闪在漏窗羞涩之中的涉世未深的村姑,水和土壤中的根须依然没有随着时光远走,李庄的文化积淀中,不能没有林徽因的因子。
更多精彩文章:
■ 王小波:我在荒岛上迎接黎明
■ 毕淑敏:教养真的不是你读了多少书
■ 王蒙:一想到和这样的人共度一生,真是令人毛骨悚然
■ 王安忆:岛上的顾城
■ 张抗抗:遥远的青春
来稿须知
本平台旨在“不厚名家、不薄新人,唯质取稿”。欢迎文字爱好者投稿。要求:
2.本平台所有来稿要求文责自负,所有作品打赏的费用将按平台投稿协议规定结算。有打赏作品的作者请主动加编辑微信号: dangdaizuojia。若作品推出,十天内作者不加编辑微信,或编辑给转发打赏费用在 24小时内作者不及时收取,本平台就视作者自动放弃费用处理。所有来稿若三日内平台不刊发,作者可自行处理。
3.本公众号发的内容,编辑在发稿前第一时间通知作者,也请作者留意关注,多自己转发宣传自己。对于每次推出的作品超出五百以上点击率的,以后平台优先发稿。
4.《 作家联盟》欢迎诗人、作家及文学爱好者关注,投稿。本征稿长期有效。
觉得好,请点击在看再走吧!
以上就是睡前故事365小编整理的关于梁林故居的睡前故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