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穆王
- 睡前小故事
- 2023-07-25 13:40:58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自周武王分封诸侯以来,由于周朝无法对所有的诸侯进行管理和约束,从而导致礼崩乐坏,失去了对天下的实际统治。天下诸侯趁机各自割据一方,积攒实力,强大的诸侯国慢慢将触角伸向了弱小的诸侯国,将其灭亡或者是兼并,一时间天下烽烟四起,战火不断。
古代人通过烽火台传递军情
这段历史的主要脉络是晋楚争霸,其中晋地处中原腹地,在春秋时期,中原地区土地十分富庶,适合人类居住和农耕,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成为了天下最富饶和人文沉淀最丰厚的地区,天下财富和人才基本都出自中原地区,而中原地区的最强者晋国也凭借这一优势成为了当仁不让的霸者。
南方的楚国却自称蛮夷,不服从周王室的统治,拒绝纳贡,并且凭借国土面积十分巨大这一优势,从而具备了抗衡晋国的实力。两强相争必有一伤,晋楚两国爆发了城濮之战,这场战争最后以楚的惨败作为告终,晋确立了霸主地位,而楚却大伤元气。
楚国位置
此战时的楚国国君是楚成王,他也算得上是楚的一代明君,但是战争这种事物偶然性太大,城濮之战虽然楚军竭尽全力,但比起晋军还是棋差一招,不得不吞下失利的苦果。不过,他的继任者楚穆王却通过自身的努力,重新制定了发展策略,先后吞并数个小型国家,进一步巩固了楚在江淮地区的统治地位,让楚国在城濮大战失利后获得了重要的喘息之机。
他的治国政策非常有针对性,是楚历代国君中最了解国土重要性的君王,为后来庄王完成问鼎中原的霸业奠定了基础,不过穆王的寿命十分短暂,在位十一年就逝世,传位给其子,也就是后来的楚庄王,假如他寿命能更长一些,楚国在成穆庄三位国君的治理下,有很大可能改写历史走向,接下来就让笔者带领大家了解穆王的生平,去感受一下他治理下的楚国。
被儿子逼得上吊的楚成王
残忍太子弑父获得君位
其实楚成王也算得上是一个比较有成就的国君,他在位时带领楚和春秋首霸齐桓公多次发生战争,虽然没有获得太大的胜果但是也不落下风,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吞并了黄国、英国等多个小国,开拓疆土超过千里,极大地增建了本国实力。他在位期间,先是立商臣为太子,但是令尹子上却说,商臣眼睛像毒蜂,声音如豺狼,是一个阴狠的人,不适合当太子,但是成王没有听从。
眼睛像毒蜂,声音如豺狼的太子商臣
不过这位堪称优秀的国君,后来果然死在了自己的太子和大臣手里,楚成王四十六年,成王想废黜商臣,改立公子职为太子,于是商臣去向自己的老师潘崇寻求帮助,据《史记·楚世家》中记载:崇曰:'能事之乎?'曰:'不能。''能亡去乎?'曰:'不能。''能行大事乎?'曰:'能。'冬十月,商臣以宫兵围成王。成王请食熊蹯而死,不听。丁未,成王自绞杀。商臣代立,是为穆王。穆王立,以其太子宫予潘崇,使为太师,掌国事。就这样,在老师的劝说下,太子商臣成为了带兵包围王宫,逼迫楚成王上吊而死,自立为君,也就是楚穆王。而辅佐他的老师潘崇,也成为了执掌国事的太师,以这两人为首,开启了一段属于楚国的新的历史。
每次提到争夺帝位不得不说的一个人
笔者认为,虽然他这种弑父行为令人不齿,但是不得不说,纵观两千余年的封建王朝中,这种行为确实不少,远的不说,商臣的父亲成王其实也是杀死兄长夺位的,这样看来,他的死似乎也是一种报应。其实身为王室家的子孙,并不是像外人想象的那样风光,普通人家的孩子起码不用担心随时有生命危险,而王室之后从出生就要面对各种危险,因为复杂的利益关系有数不清的人希望通过各种渠道杀害他们,可是他们并没有过错,要是硬说有那就是投错了胎。
在这种危机下,王室子弟在小小年纪就不得不适应这种危机四伏的生活并且要学会应对之术,才能保证自己存活到最后,生存的越久就意味着即位的希望越大。
这样看来,很多常人不能理解的弑父杀兄之类的举动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了,因为他们希望早早地获得权力,以此摆脱这种担惊受怕的生活,只有获得权力之后,昔日平起平坐的公子们就无力和自己竞争,自己也掌握了他们的生杀大权,这点在华夏历史中有着太多太多的例子,大多数王室子弟的胜出者,不是将兄弟们发配边疆,就是终身软禁,而直接杀害者更是大有人在。
没人能在晋文公手上占到便宜
变换思路缩小楚晋差距
因为令尹子上认为穆王阴狠,再加上他是通过弑父才获得了权力,给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但是千万不要认为穆王执政上也是秉持着这一作风。他在有限的十一年国君生涯中,不光积极听从群臣的进谏,也没有穷兵黩武,反而是采取了亦步亦趋的稳定发展策略。这个时候的楚还未从城濮之战的阴影中走出来,大伤元气。据《清华简所见春秋战事述略》中记载:之前,楚国的势力差不多已经蹂躏了整个中原,黄河下游的大国,如齐如宋都被楚所侵略,鲁、卫、郑、陈、蔡等国都已投降了楚人。一面狄兵也曾攻入王畿,逼得周天子蒙尘。城濮一战,楚军败绩,南夷的势力即退出了中原。由此可见,城濮之战对楚国的影响有多么巨大。
油画城濮之战
其实城濮之战的烂摊子也不能全部怪罪于成王,他当时已经给了大将子玉足够的建议,包括不要追击晋军,要防备重耳等等,但是子玉当时一是有强大的楚军撑腰,二是内心膨胀以致于忽略掉了这些逆耳忠言,才导致了最终的结果。但是随着子玉自杀,承担责任的事情又落到了成王身上。
因此他的继承者穆王,变换了思路,选择了另外一条发展道路,由于当时的几个二三流诸侯国在晋楚之间首鼠两端,见风使舵,极大地影响了战局的发展,所以他即位后,就立刻出兵将楚地内的几个附属国比如江国、六国吞并,吸纳了他们的土地和人口,并加以发展,使其吸收并融入到楚文化中,这一举动大大增强了楚国综合实力,巩固了其在江淮地区的统治地位,并把这一地区发展成了楚国的固定粮食生产基地和兵源补充地,缩小了和晋国的差距。
江淮平原是重要的产粮基地
笔者认为,楚成王时期,面对着齐桓公和晋文公两大霸者,却还要屡次进军中原和其争锋,似乎并非楚国发展方向的唯一选择或者说是最佳选择。虽然有富饶之地、人才宝库和政治中心几块肥肉的诱惑,但是战略上也有不可取的地方,因为当时的天下形势和战国时期不一样,有数十个小国夹在大国之间,并且绝大多数偏向了尊王攘夷的春秋五霸晋文和齐桓势力,只有几个贴近楚地的小国因为畏惧军事威胁,选择了偏向楚国,但是也是出工不出力。这也是导致账面实力相差无几的楚溃败于晋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穆王选择果断吞并这些国家,将其资源统一归于楚来调度,人口也成为了楚的红利,既保障了后方大本营的稳定,又避免了再次和晋齐交战时这些小国的临阵背叛;既充实了军事力量,又消除了隐患。这也为后来庄王成功问鼎中原、会盟诸侯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楚人当年的生存环境十分恶劣
开拓国内荒地增强实力
今日的丹阳
当年楚人的先人被周天子分封到南方的丹阳地区,虽然领地不小,但是却十分贫瘠。当时的华夏文明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也就是今日的山东、河南、河北、山西地区;而那时的楚地远离华夏文明,被中原各国称为蛮夷地区,那里文明和生产力极其落后,十分贫穷,楚人的祖先着实过了一番苦日子,楚灵王的右尹子革曾经回忆过那段时期。据《左传·昭公·昭公十二年》中记载:昔我先王熊绎,与吕级、王孙牟、燮父、禽父,并事康王,四国皆有分,我独无有。今吾使人于周,求鼎以为分,王其与我乎?对曰:'与君王哉!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御王事。齐,王舅也。晋及鲁、卫,王母弟也。楚是以无分,而彼皆有'。那时楚人为天子纳贡的物品都是桃弧、棘矢,这还是他们能拿得出手的物品,可见条件多么恶劣。
这是因为楚地自然条件恶劣,不适宜大规模农耕和人类居住,但是随着铁器的出现,尤其是锄头和犁的普及让开垦荒地变得十分轻松,楚国的优势也体现出来了,因此楚人在原始森林中开辟出了耕地和城市,并且增加了人口,才有能力去和中原各国争斗。
但是随着楚人在许多战争中获得了胜利,他们慢慢忽视了开拓荒地,将精力更多的投入到了战争中。而在城濮之战后,穆王敏锐地发现了楚国的综合国力无法和富庶的中原各国相提并论,于是继续进行前人未完成的事业,继续开拓国境内的荒地,休养生息,恢复人口。
牛耕文化
笔者认为,如果穆公激进地想报城濮之战中的落败之仇,穷尽全国之力和晋开战,或者对邻国齐有不轨的想法,可能都会导致尚未变法的楚国受到重大的打击,甚至一蹶不振被诸侯所瓜分。这是因为楚国虽然表面上面积庞大,但是大部分地方没有经过充分开发,资源和人口都远远不如经过几百年发展的中原国家。虽然之前的战争中有所斩获,但是那也只是针对二三流国家,在和真正的强国的斗争中楚并不占优势。
因此穆公立足长远,在位十一年之久都能隐忍不发,深耕不辍,其实并不是一种示弱的表现,反而是增强了国家的实力,为的是将来的某一天能实现先祖问鼎中原的霸业,而后的庄王之所以能问鼎中原,很大程度上是摘取了穆王的果实,水到渠成。所以我们可以大胆地说,正是穆王深入挖掘了楚国的潜力,才奠定了后来庄王称霸的基础。
楚穆王影视形象
结语
如果说成王的功绩是和齐争锋,扬名中原;庄王的功绩是击败强晋,完成会盟,问鼎中原,那么穆王的功绩就是承上启下。他既没有让城濮之战后的楚国一蹶不振,又为其指明了正确的发展方向,奠定了称霸的基础。可惜的是他的寿命比较短暂,少年登基,但是只掌权了十一年后就离开了人世,否则他的成就必定远远胜过现在。后来的庄王,能发出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呼喊,其实是在前人耕耘的基础上摘取了胜利的果实。
假如穆王能多活十余年,那么笔者相信很大可能由他亲自完成对晋国的复仇之战。虽然他在位的这十一年有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巩固统治和休养生息,但是在有限的时间里他仍然完成了吞并江国、六国、蓼国的军事行动;并且和当时的二流强国郑国、陈国都发生过冲突并且获得胜利;除此之外他对内镇压了群舒叛乱,对外还和鲁国等国家建立了友好的外交和合作关系。这些事情充分体现了他具有优秀的军事才能和处理复杂国家关系的能力,所以笔者相信,只要给他更充分的时间,他一定有更大的一番作为。
发掘中的楚国贵族墓
楚国通过成穆庄三代国君,完成了对晋的逆转之战。邲之战中,晋的上军损失惨重,中军和下军几乎全军覆没,这也导致了实行三军六卿制度的晋国权力重新洗牌,对后来的三家分晋事件也有着重要的影响,这其中穆公选择的发展和恢复策略功不可没。
地大物博的楚经过多代国君的统治终于找到了最适合其发展的一条路,从此之后其触角甚至向西南到达了巴蜀地区,向南到达了百越之地,向北伸展至中原腹地,完成了问鼎中原的霸业,这些都是因为城市群落的辐射作用使得人口急速增长,使得楚有了后发制人的资本,我们相信,倘若楚穆王能长寿一些,按照他的执政方向,汉水平原附近甚至能出现巨大的城市群,极大阻碍秦的发展,那个时候,楚国很可能是可以凭一己之力抗衡春秋四强国中另外三个的恐怖实力。
参考文献
1《史记·楚世家》
2《清华简所见春秋战事述略》 李充
3《左传·昭公·昭公十二年》中记载
文章内容来自本号 100%原创(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存在疑义,请联系删除。)我们将持续为大家输出精彩的原创文章,欢迎小伙伴们订阅转发及评论!
以上就是睡前故事365小编整理的关于楚穆王的睡前故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