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部长秦基伟
- 睡前小故事
- 2023-07-25 13:42:07
1914年11月16日,秦基伟出生于湖北黄安县(今红安)的一个村子里,父母以务农为生,虽不富裕但也能温饱。
然而上天并没有眷顾秦基伟,8岁时,秦基伟的父母双双离世;10岁时,相依为命的哥哥也离开了他。偌大的家中只剩下秦基伟一人,孤苦伶仃。
直到1927年,秦基伟参加黄麻起义,才算是与过去划了一条分割线。1929年,秦基伟正式加入红军,由此开启了自己长达近70年的军旅生涯。
从土地革命时期到抗美援朝时期,秦基伟均活跃在一线。
抗美援朝胜利之后,秦基伟被授予中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官至国防部长。
秦基伟将军
久经沙场的秦基伟,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老山轮战时期,小儿子秦天赶往南部边境之前,对父亲说:“爸,我可能无法尽孝了。”
而秦基伟则一句话把儿子的话给顶回去:“你们这个小仗算什么!能跟我们过去的战争比吗?”
坐镇上甘岭
1986年8月,秦基伟与原志愿军司令杨得志带领军官团访问朝鲜。朝方自然知道当年这些将领在朝鲜立下的赫赫战功,便问秦基伟:“你想到什么地方看看?”
秦基伟回道:“如果方便的话,我想重新登上五圣山,看看上甘岭。”
朝方很是理解这些老将军的想法便答应了,立马安排了一架飞机飞往五圣山,秦基伟在飞机上俯视着整个上甘岭。
上甘岭早已不是那座被炮轰得光秃秃的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一草一木,一座又一座的山峰,对于他来说是那样的熟悉,可惜当初牺牲在上甘岭的战友们,永远看不到了。
1952年,朝鲜战事持续胶着,谁都想要先打开突破口,上甘岭成为双方的争夺点。
上甘岭位于五圣山的南端,在上甘岭的侧面有两个小山头,分别是597.9高地与537.7高地。
上甘岭战役爆发之前,美军只计划派出两个营的兵力,用5天的时间拿下上甘岭。然而结果却是“联合国军”在这块土地上投入了6万余人的兵力,志愿军投入了4.3万余人的兵力,将一场小规模的战斗,硬生生地打成了一场战役。而这种规模战役,是秦基伟之前从未遇到过的。
上甘岭战役的炮火密集程度突破了了历史记录,双方共集结438门大炮,“联合国”军动用了3000架次以上的飞机和170辆坦克。
据不完全统计,“联合国军”在上甘岭的两个高地倾泻了190万发炮弹、5000枚以上的航空炸弹。而我军也发射了40万发的炮弹,这一数量创造了我军历史上的最高记录。
整座山本是绿油油的一片,这场战役结束后,只剩下了一个光秃秃的山顶,山上的石子和岩石被轰得粉碎,就像黑色的面粉一样。地上随手抓一把土,能有一半是铁屑和弹壳。
在这场战役中,志愿军战士死守高地,共击退900余次的进攻。“联合国军”伤亡人数超过25000人,伤亡率高达40%,而志愿军伤亡11000余人,伤亡率为20%。
对于美国人来说,这是一个十分可怕的数字,伤亡率超过了美军任何一次战役,就连被美军当做噩梦的硫磺岛战役,美国人的伤亡率也只不过是32%。
秦基伟将军从红军时期到抗美援朝,什么样的战争场面没见过,但秦基伟将军后来谈起过这场战役,说道:“上甘岭是我一生中最为残酷的战役。”
秦基伟将军坐镇前线指挥部
秦基伟坐镇上甘岭七天七夜,最终以胜利者的姿态走下上甘岭。也正是因这一役,归国之后秦基伟被授予共和国中将军衔。
秦基伟晚年时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我和麦克阿瑟一同到地狱走一回,我能活着回来,他未必。”
1953年6月的一天,毛泽东与刘少奇、周恩来等人一同在中南海的菊香书屋里,等待秦基伟的到来。
秦基伟刚刚走进屋子,毛泽东便指着秦基伟对周刘二人说:“十五军军长秦基伟,在太行山当过司令,现在又是上甘岭的英雄。”
话音刚刚落下,刘少奇握住了秦基伟的手,激动地说:“上甘岭开创了一个世界纪录!”
周恩来也在另一边握住秦基伟的手:“你们打的很苦,很顽强,打的很出色,上甘岭战役,是我国战争史上又一次重要战役,是军事史上的奇观。”
毛泽东今天格外开心,说道:“你们打的好,我要有所表示,但我没什么好东西,那就请你吸烟吧。”
一边说着一边将桌子上的烟盒朝秦基伟推了推。
战争时期,毛主席靠吸烟提神
开国将领大部分都抽烟,通宵达旦熬夜制定战术、看地图、开会,肯定是需要提神的,烟成了最容易找到的东西。秦基伟也是如此,而且烟瘾很大,但觉得在主席面前抽烟不太尊重,便顺嘴说:“主席,我不抽烟。”
毛主席听了笑了笑:“你这个当军长的不抽烟,不抽烟怎么指挥部队,要是我可就没办法啰。”
二人相视而笑。但“说谎”是要挨罚的,秦基伟回到部队之后,之前的烟硬是一根没动,只喝茶不抽烟。警卫员见此很纳闷,便问道:“军长平时烟不离手,今天是怎么了?”
结果秦基伟很严肃地对警卫员说:“我在毛主席面前讲了‘不会抽烟’,怎么能够言而无信呢?”
接下来的几十年时间里,再也没人见过秦基伟抽烟。
晚年的秦基伟将军
虎父无犬子
俗话说得好,虎父无犬子,秦基伟育有两子一女,两位儿子也继承了父亲的衣钵,后官至中将。
大授衔之后,秦基伟夫人诞下了两子一女,分别是秦卫江、秦天、秦晼江。
秦基伟对于儿女的教育是严厉的,甚至有些苛刻。秦基伟八岁时进入私塾读书,家中虽然不是富贵人家,但也能温饱。年幼的秦基伟并不知道读书对他意味着什么,村子里贪玩、打架到处有他的身影。秦基伟没有接受太多的教育,以至于秦基伟后来常常为此遗憾。
之后的秦基伟常常喜欢讲一句话:“我们从来不怕掉底子,不行就要拼命学习。”并且一直在践行这句话。
秦基伟当支队长时开始“玩”迫击炮,当分区司令时“玩”照相机,当纵队司令开始“玩”卡车,当军长后开始“玩”无线电,就是这样一边成长,一边学习。
年轻时候的秦基伟
1975年10月,秦基伟刚刚调任北京军区任政委一职。军中某军长按照惯例带着礼物前来看望秦基伟家看望。
秦基伟开门迎接,热情招呼同僚,但看见对方带的礼物,便立刻招呼秘书送客。
秦基伟将礼物退还,并将客人送到门口,严肃地说:“你来看我,我很高兴,但以后有什么事请到办公室找我。”
秦基伟原本是十分好客的,但是到北京军区任政委一职后,便再也没请下属干部吃过饭,只要有事情就必须到办公室里谈,甚至有些苛刻的不近人情。
秘书黄礼勋曾经问过秦基伟原因,秦基伟说道:“你请人来吃饭,人家必带礼来,请客送礼风气什么时候能刹住?”
秦基伟好学的精神以及严格的家风,两位儿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耳濡目染之下,也就成了父亲的模样。
1955年,秦基伟长子出生,此时的父亲被任命为云南军区副司令。秦卫江是十分幸运的,出生在和平时期,父亲还是一位将军,但作为秦基伟的儿子,他也是“不幸”的,因为父亲并不会为他创造任何的捷径,反而会给他更大的压力。
作为秦基伟将军的儿子,其实他们两兄弟都是有“特权”的,这个特权便是要从基层做起。就像秦基伟将军说的那样,开国将军每一个都是从基层做起来的,是凭借着自己一身本事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因此对于自己儿子的要求,反而更严格。所以自己的儿子也应该和他们一样。
年少时期,秦卫江便跟在父亲身边,父亲指挥千军万马的场面使秦卫江十分崇敬,在部队的生活也让秦卫江成长快速。
没读过多少书的秦基伟深知读书的重要性,所以他要求子女不能落下学习。秦卫江最终通过考试,进入解放军南京通信工程学院,毕业之后则被直接分配到了一线部队。
在部队时的生活,父亲的要求依旧如雷贯耳,秦卫江利用业余时间,进而攻读外军战略的硕士学位,成为了当时部队中一只手能够数出来的高学历人才。
秦卫江将军
2005年,秦卫江任北京军区副参谋长,次年任第27集团军军长。但学习的习惯依旧延续下去。
2011年,秦卫江被中国科学院授予管理学博士学位,这一年他已经56岁。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父亲的叮嘱。
次子秦天受到父亲以及哥哥的影响,用了44年的时间也做到了和父兄一样的高度。
作为小儿子,秦天与父亲秦基伟的关系更加亲近。父亲八十岁生日那天,他给父亲送的生日贺卡中,写上了“铁骨铮铮,寸寸柔肠”八个字,这是对父亲军旅生涯的概括,也是对自己从军生涯的要求。
虽然秦天是小儿子,但是秦基伟对这个儿子的要求甚至要更严厉。在家庭的影响下,秦天从小便立誓要向父亲和哥哥一样从军报国。
正是在这个志向的鞭挞之下,秦天顺利考进了河北石家庄高级步兵学校。在这所学校,秦天系统地接受了军事理论教育,为秦天之后的一飞冲天铺平了道路。
年轻时的秦天
1973年,秦天应召入伍,紧紧地跟在了父亲和哥哥的身后。与秦卫江一样,秦天也是从战士做起,与战友一起训练,一起成长。
不过与大多数战士不一样的是,每到闲暇时间,秦天都会用来学习,用来充实自己。
后来,他的努力被领导发现,秦天成为了班长,由于理论知识十分扎实,之后又一步一步升任为排长、连长.、作训股长......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最终秦天扶摇直上,官至武警部队副司令。在44年的时间里,秦天几乎是完全靠着自己的努力走上的这个位置。
虽然履历并没有哥哥那样耀眼,但秦天却是经历过战争,一步一个脚印走上了这个位置。
秦卫江、秦天两兄弟
兄弟二人对于军改有同样的敏锐性。2013年全国人大召开,秦卫江就我国国防预算提出新草案。
秦卫江在会上发言:“2013年我国国防预算7000多亿,花好这笔钱,必须以战斗力为标准。”
秦卫江强调,必须要把军费花在刀刃上,要产出战斗力,那些所谓的“非战斗性支出”,必须砍下去!
2015年建军节前夕,秦天接受了媒体的采访,在聊到国防建设时,秦天深有体会,他说道:“中国现在不差钱,也不缺技术,在硬件方面已经不是仰人鼻息、拾人牙慧了。从迫切性来讲,我们现在缺少的是软实力,如何加快本色回归,重铸精神,提高军队的精神品质才是重中之重。”
二人作为“红二代”,骨子里流着炽热的血液,这种血液与父亲紧密相连,永远不会变色。
军人家庭从来都是严肃的。两个兄弟从未从父亲那里感受过细腻的关怀,有的只是军令般的爱,他是多么希望自己的儿女成才。
秦基伟身先士卒,指挥千军万马将敌军踏的粉碎,从土地革命到抗美援朝,所过之处皆是胜利的呼声和敌人的哀嚎,对祖国和人民,他问心无愧。爸,我可能无法尽孝了!秦基伟对于子女成长之路从未没有打过“招呼”,只要做好自己手中的事情,其他事情都是组织让干什么就干什么,让坐什么位置就坐什么位置。
秦基伟从来不会教自己女子在权术上做什么文章,更不会利用自己的身份,为儿子安排职务。
在基层部队时的秦天
1973年,秦天参军时并没有选择与哥哥一样的道路,而是直接参加到作战部队,这是父亲的要求,也是自己的选择。
在父亲看来,当兵是一定要下连队的,而且必须下到作战部队,当兵如果不从战士做起,那还当兵干嘛?
自卫反击战爆发之后,短短一个月时间草草结束,随后便是长达十年的两山轮战。1987年,此时秦天已经参军15个年头,从战士一步一步做到了团长一职。某日,秦天突然接到上级命令,令秦天带着他的团赶赴南部边境,参加战斗。
作为一名军人, 秦天深知战场是是真的会死人的。万一回不来了,便是与父亲和哥哥的永别了。在临行前一天,秦天与父亲告别,他对着父亲说:“爸,我可能无法尽孝了。”
秦天与战友在前线
为国尽忠还是为父尽孝是一个延续了千年的选择题,显然秦天选择了前者。这本是一个感人泪下的临别之语,未成想却遭到了父亲的一顿臭骂。
秦基伟将军什么仗没打过,上甘岭战役打得“联合国军”找不到北,便对秦天呵斥道:“你们这个小仗算什么!能和我们过去的战争比?你一个当团长的怎么能有这种情绪?”
这也是秦基伟给儿子秦天的临别赠语。
秦天后来回忆说:“当时我感觉非常委屈,但很快又想通了,父亲其实是在点拨我。”
一个团级主官,战前婆婆妈妈儿女情长的,这种情绪带到部队,会造成很大负面影响。
秦天接受采访时说道:“老一辈就是老一辈,其实这是父亲在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告诉我要怎么去打仗。”
第二天,秦天带着自己的团,浩浩荡荡地开往南部边疆。对于他和全团战士来说,这都是他们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上战场。
当时部队集结在后山,只要拐一个山口,就进入了战区,这个山口是一个分界线。敌人的火力可以覆盖这个山口,对于我军来说确实是一个威胁之处。
这个山口,不仅仅是战区的分界线,也是战争与和平的分界线。山口的前面,意味着战争,山口的后面,是几代人守护着来之不易的和平。所以就算这个山口是地狱,也要硬闯过去会会阎王。
战士的勇气和气魄需要军事指挥员传递,老一辈的指战员在战场上最具有号召力的一句话是“跟我上”,在此时这一条依旧成立。战前动员一百遍,不如指挥官亲自上前线一趟,这一点秦天深受父亲的影响。
秦天的政委是郑熙,第一次上战场谁心里都不会有些不安,二人便作出了一个决定:他们两人就在这个山口上,将战士们送上阵地。
秦天在战场前线
秦天后来接受采访时对记者说:“当时部队拐进山口,看见我和政委就站在那,你都想像不到战士那种群情激昂的状态,一下子心里就踏实了。”
一位刚刚入伍的战士,十七八岁的样子,很自信地走到了团长的前面,敬了一个军礼:“团长同志,你就放心吧!”
为了给将士们作出表率,秦天将指挥所设定在了一个海拔仅200的一个山包上,这是全军最靠前、地势最低的一个团指挥所。
当时的上级觉得这样配置指挥所并不安全,一旦出事可怎么向老将军交代。但秦天坚持要把守此地,要为全团战士做出表率。
2015年,秦天被被任命为中国武警部队参谋长,也就在这一年,秦天追随上了哥哥的脚步,授衔中将。用近半个世纪的军旅生涯,完成了自己的蜕变。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这句话不知什么时候成为了流行语。但回顾新中国的历史,再看看中东,北非正在战火中挣扎的国家。再看看我们的军人,你会发现岁月静好,只不过是他们在替我们负重前行。
左起胡耀邦、秦基伟、邓小平
秦家一门三将星,对秦家而言,这是一种荣耀,千古流芳。对于兄弟二人而言,这是一种光环,也是一种压力,时时刻刻鞭挞他们不断前进。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正是因为他们,我们才能有这来自不易的和平。
无数先辈用鲜血换来今天的和平,无数官兵正在守卫着祖国的边疆,将战争挡在身前,将和平留在身后,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现在的生活?
以上就是睡前故事365小编整理的关于国防部长秦基伟的睡前故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