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图 冰岛
- 睡前小故事
- 2023-07-30 14:56:50
文 龚缨晏
摘要
位于大西洋北部的冰岛,不仅对于古代中国人来说是完全陌生的,而且对于古代西欧人来说也是模糊不清的。古希腊人认为,人类世界最北的边缘有个Thule 岛。从中世纪开始直到现在,许多西方学者认为,这个Thule 岛就是冰岛。中国人则是通过明末来华传教士利玛窦而获知冰岛的。利玛窦于1595—1598 年在南昌期间绘制的世界地图上,将Thule 翻译成“都力”,这也是第一个与冰岛有关的中文地名。在1602年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图》上,利玛窦不仅把冰岛与想象中的“飞私得岛”(Frislanda)合为一体,而且还与“卧兰的亚大州”(格陵兰岛)连成了一片。“飞私得岛”上的“斯可何尔丁”一名,无疑是古代冰岛宗教中心Scalholdin 的音译,而“卧兰的亚大州”上的“何令”乃是冰岛地名Holen 的音译。从利玛窦世界地图上的冰岛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地理大发现后,来自欧洲的传教士,用各种方式有力地推动了东西方之间的相互认识。
正文
在古代,无论东方文明还是西方文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对地球上的其他文明缺乏足够的了解,甚至一无所知。地理大发现的一个重要后果,就是有力地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相互接触和相互认识。而推动东西方相互认识的主要力量,就是来自欧洲的传教士。这些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欧洲传教士,用各种方式将欧洲——包括一些偏远的地区介绍给中国人。利玛窦世界地图上的冰岛,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一、 欧洲人关于冰岛的早期记述
欧洲文明起源于地中海地区。在公元前400 年之前,以地中海为活动中心的希腊人对大西洋所知甚少,只有一些神话传说,其中最著名的是关于“亚特兰提斯”(Atlantis,又译作“大西洋岛”“大西洲”等)的传说。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记载说,在苍茫无际的大西洋中,曾经有过一个名为“亚特兰提斯”的巨大岛屿,它的面积超过亚洲及非洲的总和;亚特兰提斯岛上曾经出现过非常强大的国家,并且威胁过希腊人的文明;后来,由于“地震和洪水”,亚特兰提斯沉入了大海之中。直到今天,不少西方人依然对这个亚特兰提斯兴致勃勃,甚至不断有人声称找到了这个“失落”了的远古岛国。
公元前4世纪中期,有个名叫“比亚提斯”(Pytheas of Massalia)的希腊人写了一本书,声称自己驾驶船只,“行遍了欧洲北部的所有海域”。他从大不列颠岛出发,向北航行六天,最后到达一个叫“图勒”(Thule)的地方,“这是北方最远的地方”,“邻近冰海”,就在北极圈附近;图勒岛周边既不是土地,也不是海水,更不是气体,而是呈黏糊状,“上面不能行走,也不能驶船”。此后,希腊罗马的学者都认为图勒岛就是人类世界的最北边缘,再向北人类就无法生存了。遥远的北方:利玛窦世界地图上的冰岛呼这个北方最遥远的地方。在欧洲文献中,这个“图勒”还被拼写成Tule,Tiel,Tiule 等。不过,对于图勒岛的具体位置,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说法。担任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馆长之职的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Eratosthenes,约公元前274—前194)认为,图勒岛位于北纬66 度。而2 世纪的希腊学者托勒密(约90—168)则认为,图勒岛应位于北纬63 度。在根据托勒密《地理学》而绘制的世界地图上,图勒岛就位于人类世界的最北方。
那么,比亚提斯所说的这个图勒到底在什么地方呢?近现代学者对此争论不休。有人认为是挪威,有人猜测是冰岛,还有人提出,由于“毕提亚斯指的图勒岛是有人居住的,而冰岛则在公元8 世纪之前是荒无人烟的。根据毕提亚斯的记载,他在该岛上发现有蜜蜂,而蜜蜂在冰岛这么高的纬度下是生存不了的”,因此这个图勒岛可能是指斯特罗莫岛(Streymoy)。当然,在有些学者看来,比亚提斯的航海故事可能是编造出来的,根本不足为凭。
冰岛地图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关于图勒岛的传说在中世纪欧洲继续流传。中世纪早期重要学者伊西多尔(Isidore of Seville,约560—636)在其《词源学》( Etymologiae )中写道,图勒岛位于西北方,是世界最远处的一个岛屿,周边的海水都凝结成冰;图勒岛以北,只有黑夜,没有白昼。中世纪的欧洲人还将这个图勒岛画在地图上。例如,英国牛津大学藏有一幅时代为1100年左右的T—O地图,东方朝上,图勒岛(Thile)就被绘在圆形大地的外面(最左侧),位于比英国(Britannia)和爱尔兰(Hibernia)还要北的地方,似乎是在世界的外面。
8 世纪后期到11 世纪中期,来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维京人,凭借着先进的帆船,在大西洋北部急剧扩张。800 年左右,维京人发现了法罗群岛,然后以此为跳板继续向周边海域航行,进而登上了冰岛。传统上认为,维京人是在860 年发现冰岛的,但新的研究表明,在此之前,冰岛可能已经有人在活动了。维京人来到冰岛后,在欧洲大陆已经占据统治地位的基督教也随之传入。1056 年,冰岛出现了第一个本土主教,其驻地就设在斯卡霍特(Skalholt)。1106 年,冰岛形成了两个主教区,北部主教区的主教驻地是赫拉(Holar),南部主教区的主教驻地是斯卡霍特。考古学家在斯卡霍特还发现了教堂遗址。
维京人入居冰岛之后,又发现了格陵兰。根据历史记载,大概在982 年,从挪威移居冰岛的“红毛人恩利克”(Erik the Red),因与邻居发生纠纷而犯下命案,结果被驱逐出冰岛。“红毛人恩利克”只好出海漂泊,最后来到格陵兰,并且建立起第一个永久性的居点。据说,为了吸引其他地方的居民能够到这里来定居,“红毛人恩利克”将此地命名为Greenland(意为“绿色之地”)。不过,当时的气候可能比现在温暖,“红毛人恩利克”到达的地方大概确实是长满植物,一片翠绿。随后,许多人从冰岛来到这里定居,并且带来了基督教。
随着冰岛的逐渐开发,人们对冰岛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从11世纪开始,不断有学者提出,冰岛就是古代希腊罗马人所说的图勒岛。亚当(Adam of Bremen)在1070 年左右所写的《汉堡布莱梅主教区全史》( GestaHammaburgensis Ecclesiae Pontificum ) 中说,“ 图勒岛, 现在就被称为冰岛”。大概在1170—1220年之间, 有位匿名作者在《挪威史》( Historia Norwegiae )中说,冰岛“就是意大利人所说的图勒岛”。挪威僧侣狄奥多利克(Theodoric)在1177 至1180 年前后完成的《挪威列王古史纪》( Historiade Antiquitate Regum Norwagiensium )中以比较审慎的笔调写道:“一些人认为,冰岛就是图勒岛。”
但更多的学者则认为,冰岛并不是古代希腊罗马人所说的图勒岛。例如,中世纪威尔士学者杰拉尔德(Giraldus Cambrensis,1146—1223)在1188年左右完成的《爱尔兰风土志》( Topographia Hibernica )中写道:在大不列颠以北及以西的众多岛屿中,“没有一座岛屿是叫图勒的”,而且,在所有这些岛屿中,都找不到古书所记载的“图勒岛的特征”,因此,所谓的图勒岛,“要么是古人想象编造出来的,要么位于北方大洋最为遥远的地方”。这样,在中世纪欧洲人绘制的一些地图上,就同时出现了图勒岛和冰岛。比较典型的,就是于1300 年左右绘制的《赫里福德地图》( Hereford Map )。在这幅被誉为“现存最大的欧洲中世纪地图”上,大西洋北部远处有三座独立的岛屿,分别注明是Ultima Tile(图勒极地)、Ysland(冰岛)、Fareie(法罗岛,指的是法罗群岛)。
二、 16 世纪欧洲地图上的冰岛
从15 世纪末开始的近半个世纪中,西欧人发现了美洲,开辟了从大西洋进入印度洋的新航线,还完成了首次环球航行,踏上了前所未知的广阔土地,获得了空前丰富的世界地理知识,但他们对北欧地区却“所知甚少”。也就是在16世纪初,马丁 · 路德(1483—1546)在德国掀起了宗教改革运动,并且很快影响到周边的瑞典等国家。当时瑞典有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名叫“马格努斯”(Olaus Magnus,1490—1557), 曾代表国家出使多个国家。瑞典改宗新教后,马格努斯因为坚持信仰天主教而在国外流亡,最后在罗马居住,直至去世。马格努斯在国外流亡期间,以满腔的热情向地中海地区的天主教国家介绍北欧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希望能够激起天主教国家民众反抗宗教改革。在马格努斯撰写的作品中,最为著名的是1539 年在威尼斯出版的《海洋图》( Carta Marina )以及1555 年在罗马出版的《北方民族史》( Historia de Gentibus Septentrionalibus )。
冰岛景色
马格努斯《海洋图》先后历时12年方告完成,木刻出版,由九幅分图组成,总面积为125 cm×170 cm。地图史家这样评价说:“这是16世纪最著名的地图之一,也是第一幅关于欧洲某一特定区域的大型地图。”这幅地图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为中心,右侧是波罗的海,左侧是大西洋。图上有大量的注文以及精美的图画。左上角,格陵兰露出了一角,并注有地名Grutlandie pars。冰岛上不仅标有Islandia 的名称,而且画有山川、人物、树木、动物等。其中,作为宗教中心的Scalholdin注文上方画有一座高耸的教堂,在一座名为“Helga”的山脚下面画有一座修道院。非常醒目的是,Mons Crucis 和Mons Hekla 等火山正在喷射出熊熊烈火。冰岛的右下方是法罗群岛(Fare),左下方的岛屿标明是Tile,即图勒岛。而在实际地理中,这样的大岛在此海域并不存在.
马格努斯在《海洋图》上画出了1 800 多年前古希腊人提出的图勒岛,但没有画出几十年前地中海地区居民提出的另一个北大西洋岛屿——富里斯兰德岛(Frisland,又拼作Ixilandia,Frixlanda,Fislanda 等)。
在地中海地区,早在1500年前后,“富里斯兰德岛”就已经出现在地图上了。不过,目前还不清楚这个岛名的来历。有人认为,“北欧人所说遥远的北方:利玛窦世界地图上的冰岛的Faeroisland(法罗群岛),传到意大利人的耳朵里,就变成了Fislanda”。也就是说,富里斯兰德岛就是指法罗群岛。另有人提出,此词是从“冰岛”(Island)一词讹变而来的。哥伦布在1477 年2 月曾在大西洋上航行过,他认为自己到达了图勒岛以北的地方,并且认为古希腊托勒密所说的图勒岛“就是现在所说的富里斯兰德岛”。在意大利米兰昂布罗修图书馆(Biblioteca Ambrosiana)收藏的《米兰航海图》( the Milan Chart ,有人认为其绘制年代是1480 年左右,但尚无定论)上,富里斯兰德岛(Fixlanda)就是指冰岛。但在另一些地图上,富里斯兰德岛又是与冰岛完全不同的另一个岛屿,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芝诺兄弟航海图》( Carta Da Navegar De Nicolo et Antonio Zeni )。
1558 年,意大利威尼斯出版了一部著作,原书书名很长,一般将其简称为《芝诺兄弟航海记》( The Voyages of Zeno Brothers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威尼斯望族芝诺家族的一个成员名叫“尼古拉”(Nicolò Zeno),于14 世纪末驾船越过直布罗陀海峡向北航行,打算前往英格兰等地,但途中因为遇到风暴而在富里斯兰德岛(Frislanda)触礁,被当地土著首领齐奇尼(Zichmni)救起;由于尼古拉的航海技术和军事才能都非常出众,所以他受到了齐奇尼的器重;尼古拉后来还写信给自己的兄弟安东尼(Antonio Zeno),让他一起为齐奇尼效劳;安东尼应召到达后,在齐奇尼的率领下,与他的兄弟尼古拉一起参与了许多次征战;尼古拉在富里斯兰德岛去世后,安东尼又继续生活了十年,最后回到威尼斯,直至去世。《芝诺兄弟航海记》一书就是根据尼古拉和安东尼这对兄弟的通信撰写而成的。此书作者没有署名,从行文来看,应当是芝诺家族的一个后代。这本《芝诺兄弟航海记》的编辑者还说,他在家中找到了一幅绘制年代不明的旧地图,于是将其摹绘出来,附在书中,这就是《芝诺兄弟航海图》。在这幅地图上,展示了芝诺兄弟的航行路线及所至区域。对于芝诺兄弟及其地图的真实性问题,欧美学者一直争论不休。有人认为芝诺兄弟的航海经历是真实的,也有人认为这对兄弟的航海故事是16 世纪中期某个人编造出来的。现在的普遍看法是,芝诺兄弟的航海经历大概是真实的,当然,《芝诺兄弟航海记》中的一些内容是从其他著作中抄袭而来的。至于《芝诺兄弟航海图》,则显然不是出自芝诺兄弟之手,而是《芝诺兄弟航海记》编辑者根据其他资料绘制而成的,包括马格努斯的《海洋图》。不过,《芝诺兄弟航海图》的编绘者在抄摹其他地图时,也出现了一些错误。例如,在马格努斯的《海洋图》上,冰岛西北角有大片浮冰。但在《芝诺兄弟航海图》上,这些浮冰却成了岛屿。
《芝诺兄弟航海记》介绍说,“ 富里斯兰德岛比爱尔兰(Irlanda)大多了”,其都城也叫“富里斯兰德”,位于该岛东南方的一个海湾边。在《芝诺兄弟航海图》上,也将富里斯兰德岛描绘成一个大岛,并且标注出Cabaria,Campa, Sorand, Vena 等地名近20 个,还画有一些高大的建筑物。富里斯兰德岛上方的冰岛,不仅正确地标明是Islanda(冰岛),而且还在一处高大建筑下方注出了地名Scalodin,此地名无疑是冰岛宗教中心Skalholt 的异写。在马格努斯《海洋图》上,Skalholt 同样画有一座大教堂。这样,在《芝诺兄弟航海图》上,富里斯兰德岛就成了与冰岛不同的一个独立岛屿。显然,《芝诺兄弟航海图》的作者,根据冰岛、法罗群岛以及其他岛屿的一些信息,凭空想象虚构出了这个根本不存在的富里斯兰德岛。
在近代制图学的重要奠基者墨卡托(Gerardus Mercator,1512—1594)于1538 年绘制的世界地图上,只有冰岛(Islandia),而没有富里斯兰德岛。但他在1569 年绘制的《最新世界航海全图》( Nova et Aucta Orbis Terrae Deio ad Usum Navigantium Emendate Accommodata )上,吸收了《芝诺兄弟航海图》的内容,同时绘出了冰岛和富里斯兰德岛。不知由于什么原因,在《最新世界航海全图》上,墨卡托放弃了Islandia 之类正确的名称,反而捡起了“图勒”这个陈旧的名称,把冰岛称为“图勒岛”(Islant Thule)。
另一位重要的近代制图学家奥特里乌斯(Abraham Ortelius,1527—1598)以其地图集《地球大观》( Theatrum Orbis Terrarum )而名垂青史。在1570 年拉丁文版《地球大观》上,冰岛及富里斯兰德岛出现在以下几幅地图上: 其一,《世界全图》。只有Islant(冰岛)和Frieslant(富里斯兰德岛)两个地名。其二,《美洲地图》( Americae sive novi orbis, nova deio )。右上方北纬60度的地方只有一个Frislant(富里斯兰德岛),岛上没有地名。其三,《欧洲地图》( Europae )。地图左上方,冰岛上面有如下注文:“冰岛(Islandia),曾经又称图勒岛(Tule)”,并有17 个地名。地图上没有出现富里斯兰德岛。其四,《北方分区图》( Septentrionalium Regionum Descrip )。 地图上同时出现冰岛和富里斯兰德岛。关于冰岛的注文依然是:“冰岛(Islandia),曾经又称图勒岛(Tule)。”整个冰岛上面,共有24 个地名。富里斯兰德岛上共有14 个地名。后来,虽然奥特里乌斯对他的《地球大观》做过几次改进,但上述几幅关于冰岛及富里斯兰德岛的地图却一直保留原样。从1587 年法文版《地球大观》开始,奥特里乌斯在《北方分区图》后面增加了一幅单独的《冰岛地图》( Islandia )。在这幅冰岛地图上,不仅有大量的地名、注文,还有动物等图画。特别醒目的是冰岛的著名活火山Hekla,熊熊烈火正从火山中喷涌而出。这座火山下方的注文是:“Hekla,终年被冰雪覆盖,飞石从山肚里喷出,发出可怕的巨响。”Skalholt 地名上方画有一座红色教堂,并有如下注文:“Skalholt,主教座堂所在地,还有一所附属学校。”利玛窦就是以奥特里乌斯等人绘制的地图为主要依据,首次将冰岛介绍给了中国人。
三、 利玛窦世界地图上的冰岛
利玛窦1582 年来到中国,1584 年在肇庆绘制出了第一幅近代意义上的中文世界地图。不过,利玛窦并没有记下这幅地图的中文名称。1935 年,洪业提出,利玛窦肇庆版世界地图的中文名称应是《山海舆地图》。这个观点很快被国内外学者普遍接受,几成定论。近来,汤开建等人根据新发现的中文史料指出,利玛窦肇庆版世界地图的中文名称是《大瀛全图》,从而解决了一个重要的学术难题。但由于利玛窦在肇庆绘制的《大瀛全图》已经失传了,所以我们也就无法知道它的样子,更不知道上面有没有冰岛。
利玛窦画像
利玛窦于1595—1598 年在南昌生活期间,绘制过多种世界地图。其中有两种世界地图收录在南昌学者章潢(1527—1608)编辑的巨著《图书编》卷二九中,分别是用椭圆形投影法绘制而成的单幅世界地图《舆地山海全图》,用正轴方位投影法绘制而成的地球南北两半球图《舆地图》。在《舆地山海全图》上,并没有关于冰岛的文字。但在《舆地图》(上,北半球)中,大西洋北部靠近北极圈附近,出现了“都力”“地亚”两个地名。对照利玛窦1602 年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图》,可以知道,这里的“都力”,就是Thule(图勒)之类地名的音译,“地亚”则是Grutlandie(格陵兰)之类音译地名的最后两个汉字。在《坤舆万国全图》上,这个地名的全称是“卧兰的亚大州”。如前所述,16 世纪,有的欧洲人认为Thule 就是指冰岛,也有的认为不是指冰岛,这样,我们也就无法确定利玛窦《舆地图》(上,北半球)中的“都力”是否就是指冰岛。但在欧洲的历史文化传统中,Thule 这个岛名从古代开始就与冰岛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利玛窦《舆地图》中的“都力”,可以说是现今所知中文文献中第一个与冰岛相关的地名。
1602 年,利玛窦在北京绘制出了《坤舆万国全图》。在这幅著名的地图上,没有冰岛,但右上方北纬70 至80 度之间,却有一个很大的长条形岛屿,标明是“飞私得岛”。除了“飞私得岛”之外,该岛上还有五个地名,自上而下分别是:“寒河”“泥德”“斯可何尔丁”“香峰”“甘峰”。这里的“飞私得”无疑是Frieslant(富里斯兰德岛)的音译,即指北大西洋中那座想象出来的大岛。“斯可何尔丁”一名,显然是冰岛宗教中心Scalholdin 的音译。因此,利玛窦《坤舆万国全图》上的“飞私得岛”,实际上是把冰岛和富里斯兰德岛合在一起了。在北大西洋上,冰岛是真实存在的,而奥特里乌斯等人所描绘的那座富里斯兰德岛则是不存在的。这样,利玛窦将冰岛和富里斯兰德岛合为一岛,反而纠正了西方地图上的一个错误。尽管我们目前并不清楚利玛窦为什么要把出现在欧洲地图上的这两座岛屿合在一起,但有一点则是可以肯定的:利玛窦不可能由于认识到大西洋上不存在什么富里斯兰德岛而将其与冰岛合为一体。因为,如果利玛窦真的有这种认识的话,就会用“冰岛”这类名称了,而不会将此岛标为“飞私得岛”。
在利玛窦《坤舆万国全图》上,这个“飞私得岛”还和格陵兰岛发生了联系。
10 世纪,北欧移民入据格陵兰。至少在11 世纪前半期,地中海地区的人们已经获知格陵兰了。但地中海地区的人们一直无法确定格陵兰是一个半岛还是一个独立的岛屿。我们在《芝诺兄弟航海图》上就可以看到,格陵兰岛被描绘成与欧洲北部大陆相连的半岛。在墨卡托于1538 年绘制的世界地图上,格陵兰也是与北极陆地相连的半岛。不过,在墨卡托1569 年世界地图上,出现了两个独立的格陵兰岛。大的被称为“Groenlant”,小的被称为“Groclant”。奥特里乌斯采纳了墨卡托的这一画法。在奥特里乌斯《地球大观》的《世界全图》上,格陵兰岛出现在两处。一处较小,被称为“Groclant”,位于北纬70至80度之间,330和340度经线都穿越该岛。另一处大多了,被称为“Groclant”,向南延伸到北纬65度一带,向西接近340度经线,向东紧挨着20度经线。在《地球大观》的《北方分区图》上,格陵兰岛同样出现了两处。较小的是Groclandt,较大的标明是Groenlandt,位置与上述《世界全图》基本相同,只是较大的那座Groenlandt 岛向东略略越过了20度经线。
利玛窦绘制的坤舆万国图
在利玛窦《坤舆万国全图》上,格陵兰被译写为“卧兰的亚大州”,而且只出现一处。从这个意义上来,利玛窦比奥特里乌斯要正确,尽管我们不知道利玛窦为什么要把奥特里乌斯《地球大观》的两处格陵兰合为一处。如果继续分析,还可以发现,在奥特里乌斯《地球大观》的《世界全图》上,富里斯兰德岛正好位于北纬60 度线上,而它的最东面,则接近穿越福岛的本初子午线,最西面不到经线350 度。冰岛则位于本初子午线上,纬度为北纬60 至70度之间,东西两边都不超过10 度。而在利玛窦的《坤舆万国全图》上,“飞私得岛”(富里斯兰德岛和冰岛的结合体)的位置向北大约移动了10 度,北纬70度线正好穿过其南端,经度也向西移动了大约10 度,直逼340度线,而最东面则紧贴着350度经线。如果以冰岛(接近10 度经线)为基准,那么,与奥特里乌斯《地球大观》相比,作为富里斯兰德岛和冰岛结合体的“飞私得岛”,其位置向西整整移动了20度。更加重要的是,这样一来,这个“飞私得岛”就和“卧兰的亚大州”连成一片了。
我们不知道利玛窦为什么要移动“飞私得岛”的经纬度,更不知道利玛窦是否真的认为“飞私得岛”和“卧兰的亚大州”就是同一片陆地。至少从《坤舆万国全图》上看,格陵兰岛(“卧兰的亚大州”)和冰岛是连在一起的。在墨卡托世界地图及奥特里乌斯《地球大观》上,较大的那座格陵兰岛(Groenlandt)都是呈东西向长条形的。由于利玛窦将冰岛与陵兰岛连在一起了,所以,在《坤舆万国全图》上方的“赤道北地半球之图”上,格陵兰岛就成了一个南北向的长方形。此外,由于利玛窦将“飞私得岛”和“卧兰的亚大州”合在一起了,所以,奥特里乌斯《地球大观》上分散在这几个不同岛屿上的地名,也被混用了。
在《坤舆万国全图》的“飞私得岛”上,除了“飞私得岛”和“斯可何尔丁”这两个地名处,还有四个地名,分别是:“寒河”“泥德”“香峰”“甘峰”。但在奥特里乌斯《地球大观》的冰岛(共有24 个地名)及富里斯兰德岛(共有14 个地名)上,都找不到与上述四个地名发音相近的地名。相反,在奥特里乌斯《地球大观》的格陵兰岛(Groenlandt)上,则可找到发音类似的地名。例如,“寒河”应当译自Han fl.,“泥德”应当译自Lande,“香峰”应当译自Hian prom, “甘峰”应当译自Giu prom。同样,《坤舆万国全图》左上方“卧兰的亚大州”(格陵兰岛)上的“何令”应当译自《地球大观》之《北方分区图》中原来标在冰岛(Islant olim Thule)上的地名Holen。
从古代希腊罗马开始,欧洲人就认为大西洋北部有一个图勒岛,这也是人类所能生活的最北部地区。进入16 世纪,许多人认为,所谓的图勒岛就是冰岛。奥特里乌斯在《地球大观》的《欧洲地图》和《北方分区图》上就明确写道:“冰岛(Islandia),曾经又称图勒岛(Tule)。”奇怪的是,以奥特里乌斯《地球大观》为主要依据的利玛窦,反而对图勒岛这个古老的地名念念不忘。在《坤舆万国全图》上,利玛窦一方面将冰岛与所谓的“飞私得岛”融为一体,进而将其与“卧兰的亚大州”连成一片,另一方面,在“卧兰的亚大州”的下方,画出了一个名为“都力”的独立岛屿。这个“都力”,就是Thule(图勒)的音译。不过,在古希腊罗马及中世纪欧洲人看来,图勒岛是北方最遥远的地方,过了此岛就是人类无法生活的严寒地区。而在利玛窦的《坤舆万国全图》上,“都力”就在本初子午线以东,更不是北方的极远之地。
下面,我们顺便对《坤舆万国全图》“卧兰的亚大州”(格陵兰岛)上的其他地名做些探讨。除了“卧兰的亚大州”和“何令”外,格陵兰岛还有八个地名,自东而西分别是:“卧匿狼德”“听尔山”“匿翁山”“亚耳巴”“纳峰”“沙得”“仙多默会”“佛多尔河”。其中的“卧匿狼德”,应当是Groenland 的音译,即格陵兰岛。如前所述,奥特里乌斯在《地球大观》上画有两个格陵兰岛,较小的标为Groclandt,较大的标为Groenlandt。利玛窦将这两个同名岛屿合为一个,并将其中的大岛名称译写作“卧兰的亚大州”,同时保留了另一个岛屿的名称,将其译写成“卧匿狼德”。在《坤舆万国全图》标注“听尔山”的位置,奥特里乌斯《地球大观》中的《北方分区图》上有一条标为Thor fl. 的河流。因此,如果将“听尔山”复原为Thor fl.,那么,实际地理状况并不相符(利玛窦说的是山,奥特里乌斯地图上是河流)。而在这幅《北方分区图》的格陵兰最西面,有个Trin prom。我认为,这个“听尔山”很可能译自Trin prom。“匿翁山”,应当是《地球大观》中《北方分区图》上Neum prom 的音译。“亚耳巴”“沙得”和“纳峰”,显然是该地图上Alba、Sadi prom和Na prom 的译音。《地球大观》中《北方分区图》的格陵兰岛上,有个引人注目的地方,名为“S. Thoms cenobium”,这里还画有一座红色的大教堂。《芝诺兄弟航海记》提到过这个教堂,《芝诺兄弟航海图》上也绘出了此教堂。利玛窦采用音义兼译的方法,把S. Thoms cenobium译写成中文“仙多默会”。其中“仙多默”是S. Thoms 的音译,cenobium则意为“团体”“会”。《坤舆万国全图》“佛多尔河”就是 Feder fl. 的中译。当然,与奥特里乌斯《地球大观》相比,利玛窦《坤舆万国全图》上这些地名的位置,也比较随意。例如,在《地球大观》的《北方分区图》上,东侧是S. Thoms cenobium,西侧是Alba。但在利玛窦《坤舆万国全图》上,两者位置正好相反,“亚耳巴”(Alba)被标在“仙多默会”(S. Thoms cenobium)的东侧。
综上,位于大西洋北部的冰岛,对于古代中国人来说是完全陌生的,对于地中海地区的欧洲人来说也是不太熟悉的。利玛窦以16 世纪欧洲人对于冰岛的模糊知识为基础,通过自己的诠释,世界地图的形式第一次向中国人介绍了冰岛,从而为中国与冰岛的历史关系打下了第一块基石。从利玛窦开始,包括冰岛在内的欧洲偏远地区逐渐进入中国人的知识体系之中,扩大了中国人的地理视野,影响了中国人对于世界的传统看法,很值得我们认真探讨。
《世界历史评论》2019年冬季号, 注释略
以上就是睡前故事365小编整理的关于世界地图 冰岛的睡前故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