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小故事:万邦之王大流士,富含教训意义和深刻道理,您能够通过本文简单的小故事学习体会到,希望小朋友在听故事的同时,学习到日常生活的道理。
居鲁士大帝驾崩后,波斯帝国内部纷争迭起。当时居鲁士大帝之子冈比亚杀了自己的兄弟巴尔第亚而登上王位。
而在波斯有一名相貌酷似巴尔第亚的僧侣,名叫高墨达。他因为长得像巴尔第亚,便对外谎称自己就是巴尔第亚。他趁冈比亚远征在外之机,发动政变,夺取了王位。
高墨达由于是假扮,因此即位以来,从不召见大臣。大臣们虽然都很惧怕他,但对这样奇怪的事情也不免在私底下议论:“为什么新国王不在公众场合露面呢?”也有人传说巴尔迪亚就是拜火教僧侣高墨达。
就在人们将信将疑的时候,王妃帕伊杜美入宫陪伴国君。发现新王没有耳朵,她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父亲,大臣欧塔涅斯。欧塔涅斯马上断定新皇帝不是巴尔第亚,而是僧侣高墨达。因为在居鲁士当皇帝时,这个高墨达由于过失被居鲁士下令割去了双耳。
得知真相的欧塔涅斯便找到六名贵族同党,其中就包括后来的大流士一世。他们七人商定在某个时间率领士兵突袭王宫。
不久之后,京城就传出了巴尔第亚是假冒的传言,高墨达知道真相败露之后,惊慌失措,马上逃到米米底的西迦耶胡瓦提堡居住。大流士等人尾随而至,在公元前522年9月利用一个宗教节庆日冲入宫内,将高墨达及其党羽杀了个精光。从登上王位到遇害身亡,高墨达只做了8个月的皇帝,王权就又回到了阿黑门尼德家族手中。
假王既然已经死了,就得再选出一个人来做国王,七个人经过不停争论,欧塔涅斯决定退出王位的竞争,其余6人商定找一天在郊外集合,谁的马先叫谁就当国王。
结果,第二天大流士让其马夫耍了个手腕,待六人一到齐,那马便仰天长嘶,于是其他五人便一致承认大流士为王。这样大流士就成为阿黑门尼德族统治波斯帝国的第三任国王,统治时间从公元前522年至公元前486年。
大流士当上了皇帝之后,开始的日子很不好过,因为在高墨达死后,全国各地都出现了叛乱。由于叛乱的军队之间缺乏联系,有利于大流士各个击破。大流士先是集中兵力进攻埃兰,擒获了起义军首领。
然后大流士又亲自率军攻打巴比伦地区。在底格里斯河附近击败了巴比伦王尼金图·贝尔的部队,巴比伦军队被大流士的部队赶进水中,死伤无数。尼金图·贝尔仅带少数骑兵逃回巴比伦城。不久大流士率军攻进巴比伦这座千年古城,杀了贝尔。就这样,大流士费时一年,前后进行了了18次战役,终于平定了叛乱,奇迹般地恢复了居鲁士和冈比西斯所征服的全部国土。
看到帝国恢复统一,大流士真是踌躇满志,于是,就命人在米底都城爱克巴坦那通往巴比伦的大道上,在贝希斯敦村附近一雄伟宽阔的山崖上刻石纪功,这就是著名的《贝希斯敦铭文》。
这个铭文的上半部分是大流士一世的雕像,他左脚踏着倒地的高墨达,右手指向波斯人崇拜的光明与幸福之神阿胡拉·马兹达。8名被绳索绑缚着脖颈的叛乱首领被雕刻得很矮小,与高大伟岸的大流士一世形成鲜明对照。浮雕下半部是铭文,上面写着:
“我,大流士,伟大的王,万邦之王,波斯之王,诸省之王,叙斯塔斯帕之子,阿尔沙马之孙,阿黑门尼德……按阿胡拉·马兹达的意旨,我是国王。”
《铭文》用波斯、埃兰、巴比伦三种文字刻于贝希斯顿山距地面105米高处的悬崖上,宣扬了大流士一世的功业和他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力。
稳定了国内局势后,大流士一世又继续征讨,扩大领土面积:东面,他攻打至印度东北部,以印度河为界;南面,他扩充埃及面积,把北非的利比亚一带划归波斯;在北面和西面,他组织了东起中亚,西达欧洲多瑙河口的远征,同斯基太人作战。
公元前513年,大流士亲率大军横渡博斯普鲁斯海峡,水陆齐发,攻入了欧洲大陆。这场远征虽然没有取胜,却把国界线推到欧洲色雷斯地区一带,形成了对希腊本土的夹击之势。波斯帝国在大流士的不断征讨中达到了空前规模。
为巩固中央集权,大流士对帝国统治体制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的改革。
在政治上,他在被征服地区普遍设行省、置总督,对行省采用分权但却相互制约的统治方法,同时尊重被征服地区的宗教、法律和习俗,建立起了有效的中央集权体系。在经济上,他实行新的税收制度,统一货币和度量衡。
军事上,他建立了一支有1.2万人的卫队,称为“不死队”,因为他们的人数永远不变,随时有预备队可以补缺。为了防止出现叛乱,大流士又把全国分成许多军区,军区的长官只对他一个人负责,任何人无权调动军队。
大流士为了便于调遣军队,传达政令和收取信息,又增修了许多驿道。在波斯全境形成驿道网。驿道虽然是出于行政目的修建的,但也极大地便利了商业的发展。据说,水稻和孔雀就是在那个时期从印度传入波斯的。
此外,他还派人勘察了从印度河到埃及的航路,开凿了尼罗河支流到红海的运河,这条运河就是现代苏伊士运河的前身。
大流士一世是世界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他的改革奠定了波斯帝国数百年的基业。他在位期间是波斯帝国的鼎盛时期,他征服了印度河流域和巴尔干半岛的色雷斯地区,使波斯帝国成为古代世界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